ID: 24195160

14.1《故都的秋》课件(共48张PPT)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日期:2025-10-24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33次 大小:2670307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14.1,2025-2026,必修,语文,高中,统编
  • cover
(课件网) 学法 路径 1.分析写景。在不同的作者笔下,景物呈现出不同的形象、色彩、趣味和情调,所以不仅要认真细致地品味每一篇文章,还要将它们放在一起比较分析、综合研判,以获得更为广阔的视野。 2.体会情感。首先要带着感情朗读课文,通过朗读体会文章的独特情味;其次,要专注于探寻作者的感情基调、感情线索等,品味散文中的情。 3.品味语言。散文语言是艺术化的语言。透过优美的语言在心中获得有关景物的生动形象,获得对作者思想感情的体会和对课文美的感知。 4.理解哲理,注重审美。学习时要结合作者的人生经历,理解他们所表达的思想,挖掘其中的民族审美心理和特征,并进行评价。 5.读写结合。鉴赏散文的写作技法,获取写作启示;找出课文中优美隽永的语句加以品味并仿写;学写借景抒情的片段和文章赏析等。 中国的大都会,我前半生住过的地方,原也不在少数。可是,当一个人静下来回想起从前,上海的热闹、南京的辽阔、广州的乌烟瘴气、汉口武昌的杂乱无章,甚至于青岛的清幽、福州的秀丽,以及杭州的沉着,总归都还比不上北平———我住在那里的时候,当然还是北平———的典丽堂皇,幽闲清妙。 ———郁达夫《北平的四季》 1.了解郁达夫的生平和创作。 2.品味文章的语言,体会故都的秋“清”“静”“悲凉”的特点。 3.感受本文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探究作者寄寓在秋景中的深刻思想和情感。 4.体会作品的感彩同当时的时代背景的内在联系,理解一个正直文人不满于现实又无法找到出路的苦闷心境。 学习目标: 知人论世 (1896-1945) 在日本留学期间 郁达夫,原名郁文,浙江富阳人。现代著名的小说家、散文家。出生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从小熟读唐宋诗词和小说杂剧。 1913年赴日本留学。1921年与郭沫若、成仿吾等发起成立创造社。同年7月第一部小说集《沉沦》问世,产生巨大影响。1923年发表(春风沉醉的晚上)。l923—1926年先后在北大、武昌师大、广东大学任教。 知人论世 (1896-1945) 中国现代作家 早期:1920年-1933年 郁达夫一共写了《沉沦》《银灰色的死》等二十六篇抒情性散文和六七十篇议论杂文。 中期:1933年-1938年 是郁达夫思想的一个低潮期,由于国民党的白色恐怖,使他走上了消极避世的道路,追求一种落后的“名士”风度,留连往返于山林江湖。 晚期:1938年-1945年 郁达夫参加了政治部第三厅的抗日宣传工作,他用笔参加战斗,写下了许多政论文章,用自己热情的声音来鼓舞人们战斗。 革命烈士 郁达夫是新文学团体“创造社”的发起人之一,一位为抗日救国而殉难的爱国主义作家。 1930年3月参与发起成立“左联”,1934年8月创作《故都的秋》,抗战爆发后,积极投入抗日救亡运动.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九月十七日,郁达夫被日军杀害于苏门答腊岛丛林。195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追认郁达夫为革命烈士。1983年6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授予其革命烈士证书。 郁达夫的作品 郁达夫的散文带有鲜明的 自叙性质,风格清新,抒情浓烈,有感伤情调,有时流露出颓废色彩。 短篇小说 《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迟桂花》 中篇小说 《迷羊》《她是一个弱女子》《出奔》 散文 《故都的秋》《北平的四季》《我的忏悔》 郁达夫的作品 郁达夫的散文带有鲜明的 自叙性质,风格清新,抒情浓烈,有感伤情调,有时流露出颓废色彩。 郁达夫的散文带有鲜明的 自叙性质,在他的 40 余部小说作品中,除少数篇什之外,绝大多数作品都是比照自己的身世和经历来创作的。“现代的散文,却更是带有自叙传的色彩。”他不加掩饰的表露他的身世、思想、感情、癖好,将自己的信仰、习惯、性格甚至病态也大白于天下,以一己的身世、感受,集中表现了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