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202708

高中思想政治统编版必修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2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课件+课后练习含解析

日期:2025-11-17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49次 大小:57151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社会主义,高中,理论,练习,课后,课件
    (课件网) 第一课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 第二框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目标素养 1.了解空想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及局限性,明确科学社会主义的时代背景和理论基石,明确从空想社会主义到科学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的伟大飞跃 2.结合资本主义发展的困境,理解《共产党宣言》的科学性和马克思主义学说创立的必然性 3.概述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实的历史轨迹,结合十月革命的历史事实,理解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历史性飞 4.明确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趋势,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认识科学社会主义的强大生命力 知识概览 一、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 1.思想来源———空想社会主义 (1)产生:伴随着资本主义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日益显现的激烈矛盾, 社会主义思想 得以产生和发展。 (2)进步性:在资本主义到来之时,一些先进分子看到了资本主义的弊端,纷纷对资本主义进行 揭露和批判 ,同时表达 对未来理想社会的诉求 ,从而形成了空想社会主义。 (3)历史局限性:空想社会主义者仅从理性、正义等原则出发,揭露资本主义的弊端,设计未来社会的美好蓝图。他们主张 阶级调和 ,反对 阶级斗争 ,看不到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 无产阶级 的力量,没有找到消灭资本主义社会和建立新社会的强大力量,也没有找到进行社会变革的正确途径。 微思考1 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的学说之所以是“空想”,根本原因是什么 提示:空想社会主义理论上的缺陷是由唯心史观造成的,但从根本上来说,主要是由当时社会的经济、政治条件的局限性造成的。在空想社会主义者所处的时代,法国还没有机器大工业,英国尚未完成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还很不充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还没有充分暴露出来。同时,无产阶级也刚刚从劳动群众中分离出来,尚无能力采取独立的行动。既定的经济社会条件决定了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的学说只能是“空想”。 2.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历史前提) (1)阶级背景:以三大工人运动的发生为标志,工人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 政治力量 登上历史舞台,开始联合起来反抗资产阶级的统治,将斗争的矛头指向整个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制度。 (2)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 历史前提 。无产阶级的斗争迫切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科学社会主义应运而生。 二、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 1.理论基石 (1)唯物史观。 (2)剩余价值学说。 (3)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奠定了科学社会主义的 理论基石 ,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由 空想到科学 的伟大飞跃。 2.诞生标志:《共产党宣言》发表 (1)揭示社会发展规律:《共产党宣言》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与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科学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 社会主义 必然胜利的历史必然性。《共产党宣言》宣告,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 (2)对无产阶级政党作了阐述:《共产党宣言》总结了工人运动的经验和教训,第一次系统论述了无产阶级政党的 性质、特点、任务和策略原则 ,阐明了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必要性。 (3)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目标:“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 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 微思考2 马克思、恩格斯为什么能够创立科学社会主义 提示:时代需要: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发生的工人起义和工人运动,表明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开始成为阶级斗争的主要形式,表明工人阶级开始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但是,起义的失败也迫使工人阶级去寻找科学的理论指导革命。 文化继承:马克思、恩格斯通过研究社会历史,批判地吸收了德国古典哲学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