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208773

第九课 课时1 认识调解与仲裁(课件 讲义)高中思想政治 统编版(部编版) 选择性必修2 法律与生活

日期:2025-11-19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76次 大小:159616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思想政治,法律,必修,选择性,编版,统编
    第四单元 社会争议解决 第九课 纠纷的多元解决方式 课时1 认识调解与仲裁 新课导航 课标要求 学习目标 1. 识别人民调解、行政调解等不同的调解方式,明确调解制度的特点和程序。2. 列举劳动人事争议仲裁、经济仲裁等仲裁形式,明确仲裁制度的特点和程序 1. 识别人民调解、行政调解等不同的调解方式,明确调解制度的特点和程序。2. 了解人民调解的作用和调解原则,知道仲裁的特点和仲裁制度的主要内容 一、以和为贵选调解 1. 解决纠纷的方式 (1) 发生纠纷时,人们往往先自行协商,通过和解达成合意,解决纠纷。 (2) 无法和解时,人们还可以通过调解、仲裁或者诉讼等方式解决纠纷。 2. 调解 (1) 含义:通过第三方的排解疏导、说服教育,促使发生纠纷的当事人自愿达成协议,从而解决纠纷的活动就是调解。 (2) 类型:包括人民调解、行政调解、仲裁调解、诉讼调解等。 3. 人民调解 (1) 含义:是在人民调解委员会(群众性组织)的组织下进行的调解。 (2) 原则:尊重当事人的权利,不得违背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不收取任何费用。 (3) 效力:经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达成的协议,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经人民法院依法确认有效的调解协议,具有强制执行效力。 二、便捷经济选仲裁 1. 仲裁及其类型 仲裁是解决纠纷的一种有效途径,包括商事仲裁、劳动争议仲裁等。在现实生活中,比较常见的是商事仲裁。 2. 商事仲裁 适用范围 ①当平等主体当事人之间发生合同纠纷或者其他财产权益纠纷时,双方可以将其提交仲裁机构进行商事仲裁。②婚姻、收养、监护、扶养、继承纠纷,依法应当由行政机关处理的行政争议,不适用商事仲裁 基本制度 ①或裁或审:在商事仲裁与诉讼之间,当事人只能选择其一加以适用。②协议仲裁:当事人申请仲裁,须以双方自愿订立的有效仲裁协议为前提。③不公开审理:仲裁一般不公开进行。④一裁终局:仲裁裁决一经作出,当事人就同一纠纷再申请商事仲裁或向人民法院起诉,仲裁委员会或人民法院将不予受理 特点 ①仲裁更加便捷、经济。②仲裁裁决一经作出,即发生法律效力 议题探究 正确认识调解与仲裁 [情境创设] 2023年9月5日,租户陈某与江西省上饶市玉山县某安置区居民郭某某签订了租房合同,每月房租是1 200元。9月27日,陈某因故表示要退租。退租时郭某某对出租房进行了检查,并列出10 884.95元的赔偿单,陈某未认可该赔偿单,双方产生纠纷。后陈某、郭某某双方再次发生口角纠纷,矛盾继续升级。 2024年3月28日,陈某在网络平台发布有关退租时郭某某拿着灯一点一点检查的视频,引起关注,此事随即被网友命名为“提灯定损”。随后,玉山县成立联合调查组,在情况通报中,调查组认为郭某某存在检查方式有悖常理、赔偿要求不合理等问题。关于网上传播的不实信息,公安机关已对炮制谣言进行吸粉引流、非法牟利等行为的违法人员依法依规予以查处。 根据上述材料,探究下列议题: 1. 解决上述案例中的纠纷以哪种方式更好,为什么? 提示:解决案例中的纠纷,调解的方式更好。调解通过第三方的排解疏导、说服教育,促使发生纠纷的当事人自愿达成协议,从而解决纠纷。调解介入主体多元,程序灵活简洁,当事人参与程度高,自主意愿表达充分,还可以避免人力、精力、财力成本的过度消耗与司法资源的浪费。 2. 该事件对我们处理民事关系有何启示? 提示:①应坚持诚信、守法和公序良俗等民法基本原则。②行使权利时要注意界限,在行使民事权利时不能超过正当的界限,并且不得滥用民事权利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权益。③当发生民事纠纷时,尽量采用合适的方式解决纠纷、化解矛盾。 [核心解读] 区分商事仲裁与劳动争议仲裁 商事仲裁 劳动争议仲裁 适应范围 平等主体当事人之间发生合同纠纷或者其他财产权益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