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210297

第八单元 第1节 统计 课件(共35张PPT) 2026年中考数学一轮专题复习

日期:2025-10-27 科目:数学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31次 大小:200556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第八,PPT,专题,一轮,数学,中考
  • cover
(课件网) 大单元复习 第八单元 统计与概率 1.能根据合适的调查方式,进行收集数据、用统计图(表)整理数据、分析数据,对调查事件进行分析、优化等; 2.会计算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方差; 3.会求简单事件的概率; 4.会用列表法或树状图法求两步及以上随机事件的概率. 单元学习目标 统计与概率 概率 数据的收集 数据代表的分析 绘制统计图(表) 调查方式 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方差 相关概念 事件的分类 概率的计算 确定事件 随机事件 频数与频率 统计图的特点 利用数据统计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 实际问题 收集数据 整理数据 分析数据 解决问题 统计 单元知识结构 概 率 统 计 统 计 第1节 第2节 第1节 统计与 概率 单元复习规划 目 录 情境串考点 考向精练 课堂小结 阅读是我们获取知识、启智增慧、培养道德的重要途径. 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某学校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课外阅读活动.想要了解学校学生阅读的整体情况,你会怎么做呢? 第一步:确定调查方式 第二步:数据收集 第三步:整理数据 第四步:分析数据 第五步:改进建议 情境串考点 一、确定调查方式 某校七、八、九年级共1200名学生,要了解该校每个学生用于课外阅读的平均时间,你会怎么调查? 调查对象涉及面大、范围广,需要采用抽样调查,我们可以从1200人中随机选出20人. 总体:1200名学生的课外阅读平均时长 个体:每个学生的课外阅读平均时长 样本:20名学生的课外阅读平均时长 样本容量:20 问题1 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分别是什么? 调查方式 全面调查 抽样调查 优 点 收集到的数据全面、准确. 花费少、省时,便于进行. 缺 点 花费多、耗时长,而且有些调查不宜用全面调查. 抽取的样本是否具有代表性,直接关系到对总体估计的准确程度. 适用范围 当调查范围小、调查不具有破坏性、数据要求准确全面时,一般采用全面调查. 当调查对象涉及面大、范围广,受条件限制或具有破坏性时,一般采用抽样调查. 联系 全面调查和抽样调查是收集数据的两种方式 从该校随机选取的20名学生进行了调查统计结果如下(单位:分钟): 35 60 80 55 45 115 140 150 90 100 70 80 120 150 70 80 20 30 100 80 二、统计结果 你能将数据分类整理吗? 35 60 80 55 45 115 140 150 90100 70 80 120 150 70 80 20 30 100 80 整理数据: 平均时间(x分钟) 0≤x<40 40≤x<80 80≤x<120 120≤x≤160 人数(名) 3 5 a 4 三、数据整理 问题2 求出a值,并绘制合适的统计图. 平均时间(x分钟) 0≤x<40 40≤x<80 80≤x<120 120≤x≤160 人数(名) 3 5 a 4 解:∵共抽取20名学生, ∴a=20-3-5-4=8; 频数:数据分组后落在各小组内数据的个数,频数之和等于数据总数 频率=各组数据的频率之和等于1 画出统计图如下 思考:我们还学习了哪几种统计图,画一画! 名称 图(表)中所含信息 优点 扇形统计图 1. 各百分比之和等于100% 2. 圆心角的度数=百分比×360° 能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 条形统计图 各组数量之和等于抽样数据总数(样本容量) 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具体数目,反映事物某一阶段属性的大小变化 折线统计图 各组数据之和等于抽样数据总数(样本容量) 能清楚地反映事物的变化趋势 统计图(表)的特点 名称 图(表)中所含信息 优点 频数分布直方图 1. 各组频数之和等于抽样数据总数(样本容量) 2. 各组频率之和等于频数 3. 数据总数×各组的频率=相应组的1 能清楚地表示出收集或调查到的数据,能显示出各频数分布情况以及各组频数之间的差异 频数分布表 各组频率之和等于1 统计图(表)的特点 平均数 中位数 众数 83.5 b c 35 60 80 55 45 115 140 15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