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212284

初中美术桂美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巧手生花第2课 创意纸雕 教学设计(表格式)

日期:2025-11-03 科目:美术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54次 大小:10904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初中,格式,教学设计,纸雕,创意,2课
  • cover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美术 年级 七年级 学期 秋季 课题 第二单元第2课《创意纸雕》 教学目标 认知纸雕艺术:能识别平面浮雕纸雕与立体纸雕的区别,说出“剪、刻、折、叠”等纸雕基础技法的作用 。 掌握创作技法:能运用至少3种基础技法,完成一件具有2-3个层次的创意纸雕作品 。 通过“作品赏析—技法探究—创意创作”的流程,学会从“层次、形态、创意”角度评价纸雕作品,掌握平面纸张转化为立体形态的基本思路 。 在小组合作与创作实践中,提升空间想象能力、手工操作能力与创意表达能力 。 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赏析不同类型纸雕作品,理解“层次叠加”是纸雕呈现立体效果的核心 。 指导学生掌握“剪、刻、折、叠”等基础技法,完成具有多层结构的创意纸雕作品 。 2. 教学难点 突破“认知从‘平面剪纸’到‘立体层次’的转化”难点:避免学生将纸雕等同于平面剪纸,无法构建空间层次。通过“层次拆解+实物演示”深化———展示一件三层平面浮雕纸雕(如花朵),从后往前逐层拆解,让学生直观看到“底层(花茎叶片)、中层(花瓣轮廓)、顶层(花蕊细节)”的叠加关系;用不同颜色的纸张分别制作各层,再现场叠加组合,讲解“每层形态的大小、轮廓差异如何形成立体感”,帮助学生建立“层次叠加=立体效果”的认知 。 攻克“创作从‘技法堆砌’到‘创意融合’的深化”难点:防止学生仅机械使用技法,作品缺乏主题与创意。通过“主题引导+元素联想”实现———提供“自然生灵”“卡通乐园”“校园场景”三个创作主题,引导学生围绕主题联想元素,再结合技法设计层次:以“立体花朵”为例,底层用绿色纸剪刻花茎与叶片,中层用粉色纸折叠花瓣,顶层用黄色纸卷出花蕊,确保技法服务于主题创意,作品既有层次又有故事感 。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分钟):纸张的“立体魔法” 师:同学们,一张平平无奇的纸,在艺术家手中能发生怎样的变化?它可以变成层次分明的花朵,灵动可爱的卡通人物,甚至是恢弘的城市场景———这就是纸雕的魅力!今天老师带来了几件神奇的“纸雕魔法作品”(展示立体纸雕实物),它们都是用普通纸张制作的,却充满了立体层次与创意。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创意纸雕》的世界,学习用纸的“立体魔法”,制作属于自己的创意作品 。 学生活动:“纸雕触感体验”———学生分组传阅纸雕实物,触摸感受不同层次的叠加效果,讨论“这些作品是如何从平面纸张变成立体形态的”“你最喜欢哪件作品的创意”,教师引导“它们的秘密就藏在‘剪、刻、折、叠’的技法里,接下来我们一起解锁这些魔法技能” 。 设计意图:用“立体魔法”比喻激发学生好奇心,通过实物触摸体验让学生直观感受纸雕的层次美,结合讨论自然引出技法学习的需求,导入新课 。 (二)新知探究(30分钟):纸雕创意的“技法与灵感” 1. 第一部分:赏析感悟—纸雕的“层次与创意”(10分钟) 师:纸雕艺术的魅力在于“层次构建”与“创意表达”的融合:①“层次之美:从平面到立体的蜕变”———平面浮雕纸雕通过多层纸张叠加,形成近实远虚、错落有致的效果(如《绽放的玫瑰》);立体纸雕摆件则通过折叠、卷曲纸张,构建可独立站立的三维形态(如《卡通小兔》);②“创意之美:平凡纸张的无限可能”——— 艺术家们从自然、生活、童话中汲取灵感,用纸雕表现丰富主题:有的再现“雨后森林”的静谧,有的演绎“童话城堡”的奇幻,有的记录“校园生活”的温馨;③“技法支撑:创意落地的工具”———剪”可塑造整体轮廓,“刻”能添加精细细节,“折”可产生弧度与立体感,“叠”能构建层次关系,这些技法是实现创意的基础 。 学生活动:“作品赏析卡”———学生领取“赏析卡”,选择一幅教材中的纸雕作品,填写“作品主题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