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213749

2024人教版新教材生物学七年级下册知识点(重难点全覆盖)

日期:2025-11-26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54次 大小:25939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24,人教,版新,教材,生物学,七年级
  • cover
第三单元 植物的生活 第一章 被子植物的一生 第一节 种子的萌发 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外部条件)、 1. 适宜的温度 作用:温度影响种子内部酶的活性,从而影响呼吸作用、物质转化等生命活动。 实例:春天是大多数作物的播种季节,因为气温回升,温度适宜。 实验验证:将一组种子放在室温(如橱柜),另一组放在低温(如冰箱),其他条件相同,结果低温下的种子不萌发或萌发率极低。 2. 一定的水分 作用: 使种皮变软,胚更容易突破种皮。 参与种子内营养物质的分解和转化。 作为物质运输的媒介。 注意:水分必须适量。水分过多会导致土壤缺氧,使种子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导致种子腐烂。 实例:播种前浇水,或雨后播种。 3. 充足的空气(氧气) 作用:种子在萌发初期进行旺盛的呼吸作用,需要大量氧气来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供生命活动所需。 实例:播种前要松土,就是为了保证土壤中有充足的空气。 实验验证:将一组种子完全浸泡在水中(隔绝空气),另一组种子处于湿润但透气的环境中,结果浸泡的种子不萌发。 二、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内部条件) 即使环境条件适宜,种子本身也必须具备以下条件才能萌发: 1. 完整的、有活力的胚 胚是种子的核心部分,是未来植物的雏形。 干瘪的种子:营养物质不足,胚难以发育。 被昆虫咬坏或机械损伤的种子:胚结构不完整,失去活力。 2. 度过休眠期 有些种子在成熟后,即使条件合适也不能立即萌发,必须经过一段时间的“休眠”。 原因:这是植物在长期进化中形成的适应性,帮助它躲避不良环境。 时长:休眠期长短因植物种类而异,从几周(如小麦)到几年(如人参)不等。 3. 胚是活的且未死亡 储存时间过长的种子,胚可能已经死亡,失去萌发能力。 三、种子萌发的过程 种子萌发是一个有序的生理和形态变化过程: 1. 吸水膨胀:种子吸收水分,体积增大,种皮变软。 2. 物质转运与呼吸作用加强:子叶(如菜豆)或胚乳(如玉米)中储存的淀粉、蛋白质等大分子营养物质,在酶的作用下被分解成小分子物质(如葡萄糖、氨基酸),并运输给胚。 3. 胚根发育:胚根首先突破种皮,向下生长,形成主根,用于固定植株和吸收水分、无机盐。 4. 胚轴伸长:连接胚芽和胚根的部分———胚轴伸长,将胚芽推出土面。 5. 胚芽发育:胚芽逐渐发育成茎和叶。 四、探究实验的核心方法与科学思维 本节通过“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实验,重点训练科学探究方法。 1. 对照实验的设计 对照组(2号皿):提供最适宜的萌发条件(室温、适量水、空气),用于作为比较的基准。 实验组: 1号皿(无水):探究水分对萌发的影响。 3号皿(低温):探究温度对萌发的影响。 4号皿(过多水):探究空气对萌发的影响。 控制单一变量原则:每组实验只改变一个条件(如温度),其他条件(水分、空气、种子数量等)必须与对照组完全相同。 2. 为什么设置对照组是必要的? 即使2号皿条件已知最适宜,设置对照组仍然是必要的。它可以证明所用种子本身是具有萌发能力的,从而确保实验组不萌发的结果确实是由被改变的那个特定环境条件(如低温、缺水)引起的,而不是种子本身的问题。 五、知识应用与拓展 1. 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春播:利用春季回暖的适宜温度。 测定发芽率:播种前需测定,避免浪费和减产。 公式:发芽率 = (发芽的种子数 / 供检测的种子总数) × 100% 注意:应随机取样,不能专挑饱满种子,以保证结果的代表性。 人工授粉:弥补自然传粉不足,提高产量(如玉米、向日葵)。 2. 解释生活现象 月球种植:载荷罐内提供了种子萌发所需的水、空气和温度。若直接暴露于月球表面,由于缺乏这些条件,种子不能萌发。 种子休眠:是植物对环境的适应策略,如人参种子休眠期长,有利于物种延续。 光照对萌发的影响(拓展):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