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213785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第二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

日期:2025-11-21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27次 大小:27397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单元,统编,语文,九年级,第二,教学设计
  • cover
单元名称 涵养理性思维,培育人文情怀 单元课时数 6课时 课标要求 1. 依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第三学段要求,阅读议论性文章,能理清思路,把握主要观点,区分观点与材料,分析论证方法(举例、道理、对比、比喻论证等),发现观点与材料的联系;2. 写作议论性文章,能明确表达观点,运用恰当论据(事实、道理论据),条理清晰地阐述理由,初步掌握议论的基本结构;3. 通过文本学习,培养语言运用能力(积累议论性语言特点)、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辩证分析)、文化自信(理解家国情怀、精神追求)和审美创造(感受议论性文本的思想美、语言美)。 教材分析 1. 单元定位:本单元是九年级上册议论性文章的核心单元,承接八年级对议论文 “论点、论据、论证” 的初步认知,深化对论证逻辑、论证方法多样性及议论性文本体裁差异(演讲稿、书信、议论文、议论性散文)的理解,为九年级下册及高中议论文学习奠定基础;2. 文本特点:《敬业与乐业》:演讲稿体,观点明确(“敬业乐业为人类生活不二法门”),分层论证(先论 “有业”,再论 “敬业”“乐业”),举例、道理论证结合,语言通俗晓畅;《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书信体议论,兼具抒情性,立场鲜明(批判侵略、同情中国),用对比论证凸显正义观,情感强烈; 《论教养》:标准议论文,围绕 “教养” 分层展开(先谈 “无教养” 表现,再论 “有教养” 核心),多用对比论证,逻辑严密; 《精神的三间小屋》:议论性散文,将 “精神建构” 具象为 “三间小屋”,比喻论证贯穿,语言优美,兼具理性与诗意;3. 单元闭环:含 “阅读(4 篇课文)- 写作(观点要明确)- 综合性学习(君子自强不息)”,实现 “输入 - 转化 - 输出” 的读写实践链,落实议论性文本核心能力。 学情分析 1. 已有基础:九年级学生已掌握议论文 “论点、论据、论证” 基本概念,能初步识别中心论点,阅读过简单议论性文本(如八年级《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具备一定理性思维;2. 薄弱环节: 阅读:对论证思路的分层梳理(如《精神的三间小屋》的抽象逻辑)、论证方法的精准辨析(道理论证与引用论证的区别)存在困难;对议论性文本的情感内涵(如雨果的正义情怀)理解较浅; 写作:易出现 “观点模糊”“论据与观点脱节”“论证层次混乱” 等问题,缺乏结合生活实际的具体论证;3. 学习优势:学生有一定生活体验和议题认知(如 “敬业”“教养”),适合通过情境讨论、合作探究深化理解,对 “精神追求” 等话题有探索兴趣。 一、单元学习主题分析 主题名称 涵养理性思维,培育人文情怀 主题概述 本单元以 “议论性文章” 为核心载体,通过阅读演讲稿、书信、议论文、议论性散文四种不同体裁的文本,引导学生掌握 “理清论证思路、把握中心论点、分析论证方法” 的阅读策略,学习 “明确观点、恰当用据、严密论证” 的写作方法;同时,在文本研读中体会作者的价值立场 ——— 梁启超的 “敬业乐业” 态度、雨果的 “正义反侵略” 立场、利哈乔夫的 “教养” 观、毕淑敏的 “精神建构” 追求,最终提升理性思维能力,培育家国情怀、道德修养与精神追求,落实语文核心素养。 二、单元学习目标设计 单元学习目标 1. 积累本单元重点字词(如 “亵渎、瞥见、箴言、广袤、强聒不舍” 等),读准字音、理解词义,能在语境中运用; 2.理清四篇议论性文章的论证思路,准确提取中心论点,区分分论点与论据; 3.辨析举例、道理、对比、比喻四种论证方法,分析其在文本中的具体作用; 4.写作 800 字左右的议论性短文,能明确表达观点,选用 2-3 个恰当论据(事实 / 道理),用至少一种论证方法展开论证,条理清晰;5. 通过 “自主速读 + 小组研讨” 梳理论证结构,用思维导图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