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422028

2016年江苏高考语文考试说明及高考试题典例含答案解析(共28页)

日期:2024-06-27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72次 大小:7859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16年,江苏,高考,语文,考试,说明
  • cover
2016年江苏高考语文考试说明及高考试题典例 一、命题指导思想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 文科(江苏卷)命题,将依据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参照《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版)》,结合江苏省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教学要求,按照“有利于科学选拔人才、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维护社会公平”的原则,试卷保持较高的信度、效度以及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注重语文应用能力、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的考查,贴近现实生活,富有时代气息,着力引导考生获得较为全面的语文素养,从而有利于实施中学语文课程标准,有利于推进中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二、考试能力要求 高考语文考查考生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和探究六种能力,这六种能力表现为六个层级。 A.识记:指识别和记忆,是最基本的能力层级。 B.理解:指领会并能作简单的解释,是在识记基础上高一级的能力层级。 C.分析综合:指分解剖析和归纳整理,是在识记和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的能力层级。 D.鉴赏评价:指对阅读材料的鉴别、赏析和评说,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阅读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E.表达应用:指对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运用,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表达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F.探究:指对某些问题进行探讨,有见解,有发现,有创新,是在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的基础上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对A、B、C、D、E、F六个能力层级均可有难易不同的考查。 三、考试内容及要求 按照高中课程标准规定的必修课程中阅读与鉴赏 、表达与交流两个目标的“语文1”至“语文5”五个模块,选修课程中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文化论著研读五个系列,组成必考内容。根据江苏省高考方案,另有加考内容。必考和加考内容均可有难易不同的考查。 甲、必考内容 必考内容及相应的能力层级如下: (一)语言文字运用 准确、熟练、有效地运用语言文字。 1.识记 A (1)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2)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2.表达应用 E (1)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2)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 (3)辨析并修改病句 病句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4)提炼语意 (5)选用、仿用、变换句式 (6)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 常见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 (7)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二)古代诗文阅读 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 “浅易”指合格的高中毕业生能够基本读懂的程度。 1.识记 A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名句不限于教材内容,名篇篇目见“附录Ⅰ”。 2.理解 B (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3)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 (4)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3.分析综合 C (1)辨析文句意义 (2)归纳内容要点 4.鉴赏评价 D 考查材料以唐宋诗词为主,也可选择其他时代、其他体裁的作品。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艺术技巧 (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三)现代文阅读 阅读鉴赏文学类文本,阅读评价论述类文本和实用类文本。 文学类文本包括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考查材料以散文、小说为主,也可以选择合适的诗歌或戏剧作品。 论述类和实用类文本,涵盖文学类文本和非文学 类文本。论述类文本包括说理散文、杂文、论文、评论等;实用类文本包括传记、新闻、访谈、调查报告、科普文章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