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221297

第三单元 课内外古诗词鉴赏 强化练 2025-2026学年初中语文统编版九年级上册

日期:2025-10-28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44次 大小:5757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第三,单元,内外,古诗词,鉴赏,强化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三单元 课内外古诗词鉴赏 强化练 2025-2026学年初中语文统编版九年级上册 一、诗歌鉴赏 阅读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行路难(其一)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诗中用了“ ”和“ ”象征了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抒写了诗人在长安历经仕途险恶的深切体会,想有所作为,却事与愿违、有志难伸的矛盾痛苦心情。(原文作答) 2.一、二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行路难(其一)》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3.这首诗中,通过“ 、 ”两个典故,暗喻对故友的追思,感慨离乡多年后人事全非的沧桑。 4.补全表格中的批注内容,赏析诗两首诗。 归类摘抄 批注 手法 内容概括 情感主旨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1) 沉船的旁边正有千艘船驶过,病树的前头却也是万木争春。 (2)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对偶、象征 残夜未退海日已升,旧年未尽江上春意已现。 新旧交替中蕴含希望,暗含思乡之情。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水调歌头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彩,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5.本词的上阕中作者的情感经历了起伏变化,小语根据诗词内容,做了批注,请你帮他把空白处补充完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情感:①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情感:矛盾犹豫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情感:② 6.微视频是时下流行的表现形式,小文同学想将这首诗歌的下阕的意境用微视频的形式表现出来,请你帮他完成下面的脚本设计。 拍摄的画面 流露的情感 ①对胞弟子由的思念。 ②对天下所有离散之人的祝福。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两则批注 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7.首联从 和 两种感官角度写边塞凄凉景象,渲染气氛。 8.“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从 、 的角度写边塞凄凉景象,渲染气氛。我们学过的杜甫的 , 两句诗与“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有异曲同工之妙。 9.“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历来为人们称道,请从抒情手法的角度加以赏析。 10.本诗描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长沙过贾谊宅 刘长卿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1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叙述诗人在长沙谪居三年,而今一切已经风逝云散,只留下万古不变的悲哀。 B.颔联写诗人独自寻觅,四野无人,渲染出一片萧条冷落、荒寒孤寂的日暮秋景图。 C.颈联以“汉文有道”反衬贾谊被贬的凄凉处境,以“湘水无情”烘托贾谊的痴心。 D.全诗运用记叙、描写、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溯古思今,深化了怀古咏叹的主题。 12.诗人与贾谊万古同悲,诗人为何而悲?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13.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问题。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韩愈 一封朝奏九重天,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