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年级上册语文月考试卷(第一、三单元) 一、积累与运用(共20分)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溃退(kuì) 要塞(sài) 颁发(bān) 锐不可当(dāng) B. 翘首(qiào) 仲裁(zhòng) 镌刻(juān) 殚精竭虑(dān) C. 悄然(qiāo) 桅杆(wéi) 紧绷(bēng) 屏息敛声(bǐng) D. 炽热(zhì) 匿名(nì) 滞留(zhì) 深恶痛疾(wù)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 咆哮 建树 眼花潦乱 如梦初醒 B. 酷似 由衷 白手起家 振聋发聩 C. 躁热 劳碌 名门旺族 油光可鉴 D. 简陋 落第 催枯拉朽 诚惶诚恐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 舰载战斗机上舰,中国白手起家,一切从零开始,最终实现了航母梦。 B. 他说话时抑扬顿挫,富有感染力,总能吸引听众的注意力。 C. 这部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抑扬顿挫,让读者欲罢不能。 D. 面对困难,科研工作者始终保持乐观心态,不屈不挠地攻克技术难关。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 通过阅读《消息二则》,使我对解放战争时期的英雄事迹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B. 能否坚持做眼保健操,是预防近视的有效方法之一。 C. 为了防止这类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必须加强安全教育和管理。 D. 人民解放军以锐不可当之势,突破敌人防线,取得了渡江战役的胜利。 下列关于新闻的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 新闻又称消息,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五部分,其中标题、导语、主体是新闻的核心要素。 B. 新闻的特点是真实性、及时性、准确性,报道的内容必须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不能虚构。 C.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是毛泽东同志撰写的新闻,语言简洁有力,充满气势。 D. 新闻的导语通常是新闻的最后一段,用来概括新闻的主要内容,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古诗文默写。(6分,每空1分) (1)树树皆秋色, 。(王绩《野望》) (2) ,归雁入胡天。(王维《使至塞上》) (3)月下飞天镜, 。(李白《渡荆门送别》) (4) ,志在千里;烈士暮年, 。(曹操《龟虽寿》) (5) ?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 综合性学习:新闻实践活动(4分) 学校将开展“校园新鲜事”新闻采访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请为本次活动拟写一条宣传标语。(2分) (2)若你采访校园“最美志愿者”,请设计一个采访问题。(2分) 二、阅读理解(共50分) (一)名著阅读(5分)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他是个面容瘦削、看上去很像林肯的人物,个子高出一般的中国人,背有些驼,一头浓密的黑发留得很长,双眼炯炯有神,鼻梁很高,颧骨突出。他说话平易,生活简朴,有些人可能以为他有点粗俗。他同士兵们一起生活,同吃同住,早起晚睡,他对战士的关怀甚至超过了对自己的关怀。 (1)语段中的“他”是_____,这段文字出自美国记者_____的《红星照耀中国》(又称《西行漫记》)。(2分) (2)结合原著,简要概括“他”的性格特点。(3分)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9-12题。 【甲】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乙】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4分,每空1分) (1)晓雾将歇( ) (2)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 (3)念无与为乐者( ) (4)相与步于中庭( )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