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229691

八上23.孟子三章 同步练习(含解析)

日期:2025-11-21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33次 大小:3532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八上,孟子,三章,同步,练习,解析
  • cover
23.《孟子三章》同步练习 一、积累与运用(1-10题) 1. 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公孙衍(yǎn) 丈夫之冠(guàn) 畎亩(quǎn) 傅说(yuè) B. 妾妇之道(qiè) 不能淫(yín) 胶鬲(gé) 百里奚(xī) C. 空乏其身(kōng) 行拂乱其所为(fú) 拂士(bì) 曾益(céng) D. 法家拂士(fú) 亲戚畔之(pàn) 米粟(sù) 域民(yù) 2.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安居而天下熄(熄灭,指战争平息) 丈夫之冠也(行冠礼) B. 往之女家(同“汝”,你) 与民由之(遵循) C.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选拔、任用) 空乏其身(使……穷困缺乏) D. 得道者多助(指能够施行治国的正道,即仁政) 委而去之(委托) 3. 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往之女家,必敬必戒 B. 曾益其所不能 C.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D.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4.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妾妇之道也 三里之城 B. 独行其道 其如土石何 C. 舜发于畎亩之中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D.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委而去之 5.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丈夫之冠也,父命之 B.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C. 得志,与民由之 D. 亲戚畔之,天下顺之 6. 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 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B.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C. 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D.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7. 下列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富贵不能淫》中,孟子认为真正的大丈夫要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B.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开篇列举六位历史名人的事例,说明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 C.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孟子认为“人和”是战争胜利的最重要条件,强调了仁政的重要性。 D. 三篇短文都运用了排比、对比的修辞手法,增强了文章的气势和说服力。 8. 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A.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使他迷惑,贫贱不能使他动摇,威武不能使他屈服。 B.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所以上天要把重任降临在这个人身上,一定先要使他的心志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 C.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一个国家)内部如果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外部如果没有能匹敌的邻国和外患的侵扰,这个国家就常常会灭亡。 D.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得到道路的人帮助他的人多,失去道路的人帮助他的人少。 9.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与孔子并称“孔孟”。 B. 《孟子》是记录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共七篇,是儒家经典之一。 C. “四书”包括《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包括《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D. 孟子主张“仁政”“民贵君轻”,强调道德修养的重要性,认为道德修养是治理国家的根本。 10. 默写填空: (1)富贵不能淫, ,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 (2)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 ,地利不如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4)入则无法家拂士, ,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二、课内阅读(11题) 阅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完成下面小题。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