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229884

统编版初中道德与法治 八年级上册10.2捍卫国家利益 议题式教学设计(表格式)

日期:2025-11-01 科目:政治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46次 大小:23533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统编,国家利益,格式,教学设计,议题,捍卫
  • cover
课题 第四单元 维护国家利益 第十课 国家利益至上 10.2 捍卫国家利益 课程标准 本课内容主要依据《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法治教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革命传统教育”等相关主题的要求,具体体现在: 培养学生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理解国家利益至上是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增强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意识。 涵养学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情怀,树立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观念,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履行维护国家利益的义务。 使学生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间谍法》等法律法规中关于公民有维护国家利益、荣誉和安全的义务的规定,树立依法捍卫国家利益的意识。 引导学生认识到捍卫国家利益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并能够将这一责任转化为理性的爱国行动,在日常生活中用实际行动维护国家利益。 课时教材 分析 本框是第十课《国家利益至上》的落脚点和实践归宿。第一框“认识国家利益”解决了“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国家利益的内涵、重要性),而本框“捍卫国家利益”则重点解决“怎么办”的问题,即如何将国家利益至上的观念转化为实际行动。它直接衔接下一课《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因为捍卫国家利益是维护国家安全的核心体现。 本框是培养学生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的关键一课,旨在引导学生从认知走向实践,从情感认同转化为自觉行动。 学情分析 认知基础: 通过第一框的学习,八年级学生已经对国家利益的概念和重要性有了初步的理性认识。 他们通过历史课、语文课以及媒体宣传,对爱国人物和事迹有一定了解,具备一定的爱国情感基础。 心理与行为特点: 爱国情感强烈但易冲动: 这个年龄段的学生爱国情感朴素而强烈,但对于如何理性、合法地表达爱国情感缺乏清晰认识,容易受到网络极端情绪的影响,可能将爱国行为简单等同于抵制外国货或在网上发表激烈言论。 自我意识增强,但大局观不足: 开始关注个人利益和未来发展,但在处理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关系时,难以深刻理解“舍小家为大家”的崇高价值,需要引导。 实践能力有待提升: 他们知道要爱国,但对于“作为一名中学生,我能做什么”感到困惑,需要将宏大的主题转化为具体、可操作的行为指导。 网络安全意识薄弱: 作为“网络原住民”,他们在网上分享信息、发表言论时,对可能涉及国家秘密、国家形象的风险警惕性不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如何用实际行动捍卫国家利益。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并处理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关系。 核心素养 目标 1.健全人格:在探讨国家与个人关系时,培养理性、务实、顾全大局的思维方式和健全人格。 2.法治观念:培养法治意识,理解合法有序表达爱国情感是捍卫国家利益的法治要求。 3.政治认同:通过身边真实案例,认同国家利益至上观念,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怀。 4.责任意识:明确自身作为国家一员的责任,将捍卫国家利益的信念转化为具体的学习和行动。 设计思路 微光映照下的捍卫之路 ———从一面国旗读懂国家利益议题线情境线任务线知识线子议题一:方寸之间之深远:国旗方寸,利重千钧情境一:消防员归队途中帮助小男孩捡起掉进下水道中的小国旗任务一:结合视频,请你评价小男孩和消防员们的行为,并思考他们这样做的原因?知识一:为何捍卫国家利益子议题二:情怀所向之行动:赤子情怀,力行担当情境二:上学路上国歌响起小学生原地敬礼 情境三:①小学生发现国旗破损找民警一同更换②危害国家利益的行为 情境四:①王继才夫妇艰苦守岛32年②黄旭华隐姓埋名从事核潜艇研制工作 情境五:王继才与犯罪分子英勇斗争任务二:你如何看待视频中小学生们的行为?这给我们捍卫国家利益提供了怎样的启示? 任务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