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8课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练习题(含答案) 积累与运用 1、文学常识填空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作者 , 国作家。代表作有小说《 》《 》《 》等。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概况】滇池位于云南省昆明市西南,又名昆明湖,古称滇南泽。(A)面积大约298平方千米左右,有“五百里滇池”之称。 【文化】浩瀚的滇池不仅承载着厚重的历史,也 着灿烂的文化。广受赞誉(yù)的乾隆年间名士孙髯翁登大观楼,挥毫写下的180字长联成为旷世绝作,上联展示滇池旖旎风光,像一幅山水画卷,令人心旷神怡;下联论史感怀,勾勒云南历史烟云,如一篇叙事史诗,让人 。(B)全联自然美景与历史沧桑交汇,意境高远,令人击节叫绝,被世人誉为“天下第一长联”。 【风景】滇池畔,暖阳初升,红霞浸(qīn)染东方,照于静谧如绸缎的湖面,伴着薄薄的晨雾,恍(huǎng)若身处仙境。揭开滇池神秘的面纱———这高原蓝天下的漫漫碧水,倒映着如此洁净的蓝天白云,更显得波澜壮阔与浩浩荡荡。那绵延不绝、高耸入云的西山,层峦叠翠,虚实 ,是她浑然天成的梳妆台。上下翻飞的海鸥,宛如她发髻上珠光闪闪、随风晃动的坠饰。 放眼南望,水汽氤氲,远处的群山若有若无,仿佛漂浮在东海之上的座座仙山一样亦真亦幻。近处,巍峨的西山,遮挡了西斜的金乌,在山体倒影的边缘,一蓝一乌的湖水形成一道鲜明的分界线,看不到一丝暇疵,宛如楚汉鸿沟不可逾越,令人惊叹。 在古滇码头,沐浴细雨,身披薄雾,荡舟湖上,船在水上,人在船上,水在心上。远处,湖面上薄雾缭绕,仿佛轻纱一般轻轻流过;近处,船头犁开清澈的湖水,船尾水声潺潺,卷起“千堆雪”…… 我们以文人的身份、从文学的角度,亲近滇池,(C)细品自然之大美,注视岁月的搏动,感悟滇池的心语,领略古人的丰功伟绩(jì),我们与古人 的同时,也许还会生出更多的不羁和放纵。徜徉古滇名城,漫步“七彩云南”,从古滇湿地公园到南滇池东大河湿地,从观音山到草海大坝,从盘龙江入湖口到捞鱼河湿地……(D)细数我们滇池环湖游走、小憩驻足,每每都会为细雨中的点滴精彩、阳光下的细节所感动。 2.文中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誉(yù) B.浸(qīn) C.恍(huǎng) D.绩(jì) 3.文中加点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绸缎 B.浑然天成 C.暇疵 D.缭绕 4.文中横线上应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蕴含 望洋兴叹 交融 感同身受 B.蕴藏 望洋兴叹 交织 身临其境 C.蕴含 慨然兴叹 交织 身临其境 D.蕴藏 慨然兴叹 交融 感同身受 5.文中画线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面积大约298平方千米左右,有“五百里滇池”之称。 B.全联自然美景与历史沧桑交汇,意境高远,令人击节叫绝,被世人誉为“天下第一长联”。 C.细品自然之大美,注视岁月的搏动,感悟滇池的心语。 D.细数我们滇池环湖游走、小憩驻足,每每都会为细雨中的点滴精彩、阳光下的细节所感动。 6.下列各句中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先生,以上就是我对远征中国的全部赞誉。 B.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中国在我们眼中是野蛮人。这就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 C.丰功伟绩!收获巨大!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了腰包,这是看得见的,另一个装满了箱箧。 D.请你想象有一座言语无法形容的建筑,某种恍若月宫的建筑这就是圆明园。 7.下列句子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圆明园占地面积约350多公顷,建筑面积达20万平方米,150余景,有“万园之园”之称。 ②1 722年雍正即位以后,拓展赐园,并在园南增建了正大光明殿和勤政殿以及内阁、六部、军机处诸多储值房,欲于夏季在此“避喧听政”。 ③清代的皇帝每到盛夏时节就来到这里避暑、听政,处理军政事务,因此圆明园也被称作“夏宫”。 ④圆明园始建于康熙四十八年(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