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24级限时练历史试题 第I卷(选择题共45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图是唐初行政区划调整图,据图可知() A.适应了经济重心南移 B.强化了地方基层治理 C.完善了唐代中央集权制度 D.重视加强对边疆管理 2.1813年,英国下院提出了关于限制进口谷物的议案,主张当国产谷物低于每夸特80先令时,绝对禁止进口国外谷物。1815年,英国政府通过这一议案,颁布了《谷物法》。它的颁布() A.反映了重商主义的式微 B.适应了英国经济发展需要 C.抑制了土地贵族的发展 D.表明了英国议会亟须改革 3.1931年,鄂豫皖苏区的县区乡村苏维埃最高权力机关是县区乡村代表大会,规定县苏维埃代表工人须占30%,兵士至少须占5%;区苏维埃工人30人、农民500人、士兵40人各选代表1人;乡苏维埃工人5人、农民50人、士兵10人各选代表1人;村苏维埃是全村人选若干代表。这一规定体现出() A.苏维埃政权的阶级性和民主性 B.“三三制”原则得到了有效贯彻 C.农民是苏维埃政权构成的主体 D.各阶级阶层民主权利得到保障 4.1982年3月,江苏省常州市根据国务院决定进行了综合改革试点。改革内容包括:经营方式开放;管理权限下放;改革企业领导体制、实行厂长负责制;改革流通体制,建立多渠道开放型流通体制。这些措施() 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 B.为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积累了经验 C.推动了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建立 D.加快了现代企业制度改革的进程 5.宋人云:“自唐以来,进士皆为知举门生,恩出私门,不复知有人主。(宋太祖)开宝六年,下第人徐士廉挝登闻鼓,言久困场屋。乃诏入策进士,终场经学,并试殿庭......御试进士不许称门生于私门,一洗故习,大哉宏模,可谓知所先务矣。”这说明宋代科举() A.促进了阶层流动 B.扩大了统治基础 C.有利于加强皇权 D.考试科目多元化 6.英国文官制度建立之初,考核以工作能力与表现为标准。20世纪60年代以后,英国官员考核制度逐渐废除了“通才”考核标准,更贴近于专业化管理和专业化分工的需要。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国家干预力度的加强 B.管理理念的发展变化 C.混合经济的不断完善 D.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 7.1915年,北洋政府颁布《文官高等考试令》,规定:“考试分为政治、经济、法律、文学、物理、数学等23个专门学科”。1919年,考试的专门学科又增加了机织、染色、窑业、酿造、商业等。这() A.确立了文官的考试制度 B.使人才选拔制度臻于完善 C.保障了选官的公平公正 D.受到近代社会转型的影响 8.明代《折狱新语》记载一则案例,邵阳人李朝华状告侄子李正风盗窃自己的东西。地方官审判时首先批评李朝华,忘其侄所自出其兄,亲亲之义安在哉,后涉事双方和解,地方官仍判决当庭杖责李正风,为了让其知有尊卑。该案例说明明代() A.司法审判渗透社会教化功能 B.儒家思想保证了审判公正 C.官员随意支配刑事案件判决 D.乡约与法律冲突日趋明显 9.如图是与16世纪初欧洲社会相关的漫画。这幅漫画反映了() 注:一扇门左边是天主教神职人员,另一扇门右边是手持《圣经》的普通人 A.市民追求世俗生活 B.宗教改革 序幕被拉开 C.社会阶层日益分化 D.人们对信仰 理性思考 10.据不完全统计,《人民日报》在一五计划期间所报道过的工业劳动模范(不论是个人或是集体)达30篇以上,表彰有突出贡献的个人和团体。一时间,全国各地工人纷纷掀起学习劳模的热潮。这些宣传报道() A.旨在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发展 B.使国人建设社会主义热情高涨 C.适应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D.初步奠定了我国工业化的基础 11.中国古代王朝与朝贡国交往时,主张“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以“中国既安,四夷自服”为上策,反对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