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235299

第7课 子目一 商业贸易的起源与发展(课件 讲义)高中历史 统编版(部编版)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

日期:2025-11-03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91次 大小:659506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历史,经济,必修,选择性,编版,统编
    (课件网) 第三单元 商业贸易与日常生活 第7课 古代的商业贸易 课 程 目 标 了解商业贸易的起源和古代的商贸活动与贸易通道;知道货币、信贷、商业契约等在日常生活中的角色。 子目一 商业贸易的起源与发展 商业起源 原始社会后期,随着社会分工、产品剩余及_____的产生,出现了交换 古代中国 商朝 出现职业商人;商业由官府和贵族掌握 春秋战国 “_____”的格局被突破 秦汉 货币、车轨、度量衡的统一,促进全国商品流通 隋唐两宋 城市_____制度逐步瓦解,商业进一步繁荣 元明清 ①农产品和手工业产品的_____程度加深。 ②形成全国范围的商业贸易网络。 ③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商帮兴盛 私有制 工商食官 坊市分区 商品化 古代世界 古埃及 国家控制对外贸易 古希腊 形成商业贸易中心,海外贸易活跃 古罗马 _____周边商贸繁荣,海外贸易航线四通八达 拜占庭帝国 一度垄断东方奢侈品在_____市场的贸易 阿拉伯帝国 阿拉伯商人在亚、非、欧三洲之间从事中介贸易 古代中国对外贸易 丝绸之路 ①贯通亚、欧、北非。 ②汉至唐以陆路为主,唐宋以后_____兴盛。 ③出口丝绸、瓷器、纸张、茶叶等。 ④设置市舶司 朝贡贸易 明清朝廷对朝贡国家、路线、港口、船只数目、贡品种类均有规定 闭关自守 清政府设置广州一口通商,由_____统揽 商贸影响 ①促进不同地区和国家之间的_____。 ②丰富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 地中海 欧洲 海上贸易 十三行 交流 【辨析】“城”和“市” 在古代,“城”指用作防卫而围起来的墙垣,是为政治、军事等目的而建,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之一;“市”指城中特定的商品交换场所,多为经济中心,在物物交换中诞生,是生产活动、经济活动所需要的。 【概念】工商食官 是商周时期官府对工商业进行垄断性经营的制度,手工业者和商人由官府供养,为官府服务。盛行于西周时期,春秋战国时期走向衰落并彻底终结。但是其演化出的官营手工业在此后的中国古代历史中一直存在。 【概念】商帮 明清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在全国各地兴起了一批以地域为中心,以血缘、乡谊为纽带,以乡亲相助为宗旨的,一种既亲密又松散,且是自发形成的商人群体,尤其以徽商和晋商最为有名。到清朝中后期,商帮逐渐衰落。 【概念】朝贡(含朝贡贸易) 古代中国统治者创造的一套中外关系体系,也是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的一种主要形式,核心内容是周边国家向中国进贡,中国再给来贡诸国以相应的封赏。朝贡制度在先秦时期就已具雏形,秦汉以后进一步完善,明清时期发展到顶峰,近代的晚清时期逐步瓦解。朝贡贸易的目的是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这种朝贡贸易本质上反映了中国自然经济的特点。 【归纳】影响商业发展的因素 ①政治:国家统一,社会稳定。 ②经济:农业、手工业的高度发展,提供物质基础。 ③政策:统治者实行相对宽松的政策措施。 ④交通:造船、航海技术的提高,水陆交通的便利。 ⑤金融:古代货币、信贷、商业契约的使用和发展。 1. 【导语图示】《清明上河图》(局部) 说说该绘画作品属于什么类型的史料。该绘画作品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象? 答案:类型:实物史料。现象:反映了北宋城市商品经济发达,社会生活丰富。 2. 【教材图示】安徽歙县棠樾乐善好施坊 徽商俗称“徽帮”,形成于宋代,兴盛于明清,民间有“无徽不成镇”的俗语。图中的乐善好施坊是安徽歙县棠樾牌坊群中的一座,是清朝皇帝为表彰徽商济困扶贫、广行善举而立的。 说说徽商的发展对社会经济产生了哪些影响,徽商的兴旺对今天有何启示? 答案:影响:促进了明清商品经济的兴盛;推动了东南市镇的发展。启示:坚守诚信的商业道德;勤劳致富;要有社会责任意识;重视文化教育。 3. 【教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