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年级学情调研 语文试卷 考试时长:130分钟 满分: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17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妖饶(ro) 风,骚(sao) 谷穗(su1) 血雨腥风(xuě) B. 折腰(zhé) 娉婷(pin) 鲜研(yn) 取义成仁(ren) C. 隧洞(sui) 飞窜(cuan) 阁罗(yn) 红妆素裹(zhuang) D.簇新(cd) 捷报(jié) 喷尊(6)》 伤痕累累(1ěi) 2.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人生如筷,一根易折。一根筷子,轻易就祓折断,但一把筷子,却会变得坚挺无比。 小时候,有父母这双贴心的“获子” 我们健康成长:长大后,有家人这双 的 “筷子”帮我们拔荆斩林:落魏时,有朋友这双热心的“筷子”帮我们 难关。我们 要心怀感恩,当父母老了,做一双乌鸦反哺的“孝心筏”:当家人倦了,做一双嘘寒问暖 的“亲情筷”:当朋友累了,做一双的“友情筷”。 A.呵护暖心度过居心叵测B.呵护暖心渡过推心置腹 C.保护温暖度过推心置腹D.保护温暖渡过居心叵测 3.阅读下面的文字,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2分) 古诗内容牛富,风格多样。有的清新恬淡,描绘了宁静悠闲的田国生活;有的气势磅 卿,描绘了金戈铁马的征战场面:有的豪放飘逸,描绘了雄奇瑰丽的想象世界…古诗是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读诗不仅能带来审关愉悦,而且能够提升精神境界。我们从古 诗中汲取精神养分的同时,还要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守正创新,与时俱进,让中华优秀传 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菱幼生机。 A.“描绘”是动词,“高度”是名词,“在”是介词。 B.“内容丰宫”“守正创新”“蓬勃生机”依次是主谓短语、偏正短语、并列短话。 C.“我们从古诗中汲取精神养分的同时,还要有高度的文化自信”这句话有语病,应该把 讲文学科第1页 北12项 汉以以列“微取”。 D,“读诗不仅能带来审美愉悦,而且能够提升精神境界。”这是表示递进关系的复句。 4.文学、文化常识与名装阅读(5分) (1)下列选项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欧阳您,字永叔,自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北宋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B.艾青重返诗坛后诗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原先的凝重、深厚变得更警策,充满哲思。 C.“更定”指晚上六时左右。更,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小时。 旧时每晚六时左右,打鼓报告初更开始,称为《定更”。 D.《海燕》作者高尔基,苏联作家。主要作品有自传体小说《童年》《在人间》《我的大 学》等。 (2)“如果信仰有颜色,那一定是中国红!”文学里的中国红同样惊艳了你我。请从下列 作品中任选一部,从两个角度谈谈作品中体现了“中国红”的哪些意蕴。(3分) 作品 “中国红”的意蕴 角度 《红星照耀中国 赤诚、勇敢希望、力量 人物、内容、主题意象、精神、作者 《艾青诗选》 光明、希塑、热爱 5.古诗文默写(6分) (1)山水之乐, 。(《醉翁亭记》) (2) 病树前头万木春。(刷乐天扬州初途席上见赠》) (3)不以物喜, (《岳阳楼记》)》 (4)春鲞到死丝方尽, ·(《无题》) (5)《水调歌头。中,苏轼突破时间局限,打破空间阻隔,向世间所有离别的亲人,发出 深挚的慰问和祝愿的句子是: 语文学科 第2页 共12页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