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235923

河北省石家庄市第十七中学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日期:2025-10-30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27次 大小:3135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河北省,月月,答案,试题,语文,石家庄市
  • cover
河北省石家庄市第十七中学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语言运用·参加实践活动(37分) 八年级同学正在开展“成长之路”主题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与。 【目之所及———概览爱国情怀】 学完新闻单元后,小文打算写一个单元小结,作为课前5分钟素材积累念给大家听。请阅读他写下的文段,并帮助他解决小题。 2025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6周年。76年的历史如同一幅画卷:1950年的鸭绿江畔,英勇善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所向披靡;1982年,印度新德里亚运会赛场上,中国姑娘吕伟的凌空一跳博得了观众振聋发聩的掌声和欢呼声;为了那惊天一着(A),中国科研人员殚精竭虑,他们的历史功绩必将①(juān)刻在共和国的史册上。 身处盛世,我们不能忘记历史,我们要②(míng)记那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勿忘国耻,珍爱和平。对于任何试图篡(B)改历史、淡化暴行的行为,我们要一致反对,共同维护历史的公正。 1. 请给文段中两个加点字注音。 A._____ B._____ 2. 请为文段中①②两处拼音写出正确的汉字。 ①_____②_____ 3. 下列短语中,结构类型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A. 勿忘国耻 B. 殚精竭虑 C. 珍爱和平 D. 淡化暴行 4. 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有成语运用不当,请找出来并改正,写在下面横线上。 _____ 【心之所向———领悟自然美感】 5. 诗词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建议大家从作品中体会文人的情感,学习他们对自然与景物的态度。请你结合自己的积累,补全下面的文段。 自然蕴美景,诗文诉情怀:“树树皆秋色,(1)_____。”(王绩《野望》)是秋意颇浓的山野之美;“山随平野尽,(2)_____。”(李白《渡荆门送别》),是开阔无垠的江景之美;“(3)_____,(4)_____。”(王维《使至塞上》),是雄浑壮丽的大漠之美;“(5)_____,(6)_____;夕日欲颓,(7)_____。”(陶弘景《答谢中书书》)是江南水乡的晨昏之美;“(8)_____,(9)_____,盖竹柏影也。”(苏轼《记承天寺夜游》)是皎洁澄澈的月色之美;“(10)_____,(11)____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是花草初生的早春之美。 二、综合阅读·提升思维品质 (一)(9分)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小题。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6. 日暮黄昏不仅是一个自然景观,也常常成为诗人独特的情感寄托。下列诗句中,借“日暮”表达的情感和本诗一致的一项是()。 A.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韩翃《寒食》) B.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李清照《如梦令》) C.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D.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7. 关于此诗还有一段传闻不胫而走。据元人辛文房《唐才子传》载:“及李白来,曰‘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无作而去。为哲匠敛手云。”请你结合颈联,从词语运用角度说说崔颢是如何来描绘这“道不得”的景致。 (二)(21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 ①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②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 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③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郦道元《三峡》) 【乙】 湘水又北迳①衡山县东。山在西南,有三峰:一名紫盖,一名石困,一名芙蓉。芙蓉峰最为竦杰②,自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