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236411

第12课 计算机控制的扩音系统 教学设计+学习任务单+作业练习 2025-2026学年六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浙教版

日期:2025-10-31 科目:信息技术 类型:小学学案 查看:68次 大小:273308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作业,信息技术,下册,六年级,学年,2025-2026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信息科技 年级 六年级 学期 春季 课题 计算机控制的扩音系统 教科书 书 名:信息科技教材 -出卷网-:浙江教育-出卷网- 出版日期:2023年7月 教学内容与学习对象分析 一、学习内容分析 本课内容主要包括“体验大量的计算机参与的扩音系统”、“计算机控制在扩音系统中的作用”和“扩音系统自动控制的算法实现”,重点学习的是“计算机如何在扩音系统中发挥控制作用”。 本课是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扩音系统》第12课《计算机控制的扩音系统》。本单元以扩音系统为主线深入探究:从普通的扩音系统,到计算机控制的开环扩音系统,再到计算机控制的闭环扩音系统,最后到扩音系统的畅想与优化。本课作为第三单元“扩音系统”的第二课,是计算机参与的控制系统的典型应用,既是对身边扩音系统的深入研究,又是对下一课结合反馈与自动调节的铺垫。在了解扩音系统的原理和组成的基础上,观察以计算机控制的扩音系统有何区别。为后续学习“利用反馈实现自动调节的扩音系统”打下基础。 本课响应课程标准中“通过分析典型应用场景,了解计算机可用于实现过程与控制,能在实验系统中通过编程等手段验证过程与控制系统的设计。”内容要求。通过引入并体验大量的计算机参与的扩音系统,引导聚焦学生对计算机控制的扩音系统的基本原理、组成结构的构建和运用。在真实情景中感受计算机在扩音系统中的控制作用,在探究实验中,经历算法描述及程序实现等过程,探索扩音系统音量自动控制的算法实现。 二、学习对象分析 学生经过五六年级对“身边的算法”的学习,能够针对简单问题,尝试设计、求解算法。通过“过程与控制”模块的学习,能够识别输入、计算、输出环节,理解反馈在系统中的作用。此阶段学生对计算机控制的扩音系统有一定生活经验,比如电脑音响、校园铃声等,但对AI变声等较先进的案例接触不多;也不太能够理解什么是音量的恒定输出;虽然学生学习过python,但对于python中的对象操作,库调用等专业知识欠缺,阅读python有一定困难。所以要联系真实生活情境,给予学生动手操作探究的机会,并给予专业的帮助指导,进行扩音系统自动控制的算法实现和程序验证。 教学目标分析(含核心素养导向) 1. 通过查找资料、交流探讨,理解计算机控制的扩音系统的基本原理和组成结构,为实践提供理论基础。 2. 通过生活实际情境对比、分析、探讨、模拟,了解计算机控制在扩音系统中的作用,为实践提供技术支持。 3. 根据实际问题解决的需求,经历算法的设计实现和程序的验证,形成一套扩音系统自动控制解决方案。 重点:计算机在扩音系统中的作用。 难点:扩音系统自动控制的算法实现。 教学过程 导入:观看视频 对比分析 观看两个视频:早期学校打铃装置(图1)、现代化校园广播系统(图2),并思考以下问题: (1)相比较早期打铃装置,现代化校园广播系统的优势在哪里? (2)在谁的帮助下,广播系统可以实现自动控制呢? 【教师引导】 观察学生视频学习状况,适时提醒学生进行对比。 (1)请1位比较安静的学生回答,请1位热心同学补充。 预设:大部分可以回答出现代化校园广播系统更加智能,有很多功能。若提不到“自动控制”这个点,就点拨:早期打铃需要老师每次手动操作,现在的校园广播只要提前设置好,就可以自动控制。 (2)在举手的学生中,选择1位进行回答,引出课题并板书:计算机控制的扩音系统。 预设:大部分学生都能提到是有了电脑或计算机的帮助,才能实现扩音系统的自动控制。 【设计意图】通过对真实情境观察、对比和思考,以学生为主体,对计算机控制的扩音系统的特点和功能有了认识。 建构:探索原理,解析作用,算法实现 活动1:搭建小型的计算机控制的扩音系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