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单元导航】 【知识框架】 【素养目标】 1.【区域认知】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简要归纳中国地势、地形、气候、河湖等的特征。 2.【综合思维】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简要分析影响中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3.【地理实践力】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描述长江、黄河的特点,举例说明其对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的影响。 4.【人地协调观】通过认识中国地势、气候、河湖特征,了解自然环境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 第一节 地形 【主题思考】太行绝壁上的生存史诗:挂壁公路 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大地大致呈阶梯状分布。形成第二第三阶梯的太行山脉东侧,太行山以400米断崖的垂直落差,在华北大地划出惊心动魄的断裂带。这片由25亿年地质运动铸就的赤色岩壁,却在20世纪70年代被一群山民用钢钎铁锤凿出令人震撼的生命通道。 在岩层中的生存史诗,早已超越交通设施的本质,升华为中国山地民族不屈精神的图腾。 你知道中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点吗?你能说出中国主要山脉的名称吗? 【知识归纳】 <知识点> 一、地势西高东低,呈现三级阶梯 1.“百川东到海”,反映了我国地势 的总体趋势。 2.第 阶梯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第 阶梯一般在1000—2000米,第 阶梯的海拔大多在500米以下。 二、地形类型齐全,山区面积广大 1.通常把山地、 和比较崎岖的 统称为山区。我国山区面积超过全国总面积的 。 2.一般而言,山区地面崎岖,交通不便,不适宜大规模开垦。但是,山区通常拥有比较丰富的 、 、生物或旅游等资源。 三、山脉纵横交错,构成地形骨架 1.我国有众多高大绵长的山脉。这些山脉或大致呈 向延伸,或大致呈 向延伸。纵横交错构成我国地形的网格状骨架 2.在地形网格中,镶嵌着以高原、盆地、平原或丘陵等 为主的地形区,山脉则常为不同地形区之间的分界。 <重难点> (1)地势对我国的影响 交通 地势西高东低→大河自西向东流→沟通东西交通→方便沿海与内陆的联系 气候 地势西高东低→利于暖湿气流深人内陆→形成降水→利于发展农业 水能 呈阶梯状分布→阶梯交界处水能资源丰富→利于水电开发 (2)山区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影响 有利条件 不利条件 (3)我国的主要地形区 【达标检测】 <基础训练> “百川东到海”反映了我国地势西高东低的总体特征。下图为中国地势三级阶梯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1~3题。 1.位于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的地形区是( ) A.青藏高原 B.柴达木盆地 C.四川盆地 D.东北平原 2.我国陆地地势特征( ) A.有利于海洋湿润气流深入内陆 B.使各阶梯内部地势高差大 C.使许多大河呈放射状流向四周 D.使我国冬季南北气温差别大 我国幅员辽阔,地形类型多样,山地、高原、盆地、丘陵、平原兼备。下图为我国各类地形面积比例示意图。据此完成3、4题。 3.关于我国地形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地形复杂多样,丘陵面积广大 B.地形复杂多样,高原面积广大 C.地形复杂多样,平原面积广大 D.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4.我国的地形特征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是( ) A.为便利的交通运输提供有利条件 B.为农业的多种经营提供有利条件 C.为人口的快速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D.为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我国有众多高大的山脉,山脉走向是指山脉总体延伸的方向。下图为我国局部区域示意图。据此完成5、6题。 5.甲山脉的名称是( ) A.大兴安岭 B.太行山脉 C.雪峰山 D.巫山 6.下列山脉中与乙山脉走向一致的是( ) A.祁连山脉 B.长白山脉 C.横断山脉 D.天山山脉 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地形类型多种多样,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原面积较小,山区面积广大;地势呈阶梯状分布。第一级阶梯以高原为主;第二级阶梯以高原、盆地为主;第三阶梯以平原和丘陵为主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