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239001

人教八上3.2水资源(学案及答案)

日期:2025-11-21 科目:地理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44次 大小:183017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人教,水资源,学案,答案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 第二节 水资源 【主题思考】人工天河———红旗渠 60年代由河南林县人民群众修建的红旗渠这一宏伟工程,曾轰动国内外,被誉为自力更生、人定胜天的壮举。苦战十年,硬是在巍巍太行山的悬崖峭壁、险滩峡谷中建造了一条人工天河。全渠由总干渠及3条干渠、数百条支渠组成,总长2000公里。总干渠长70.6公里,渠墙高4.3米、底宽3米,引水量20立方米/秒。总干渠及3条干渠共开凿悬崖绝壁50余处,斩断山崖264座,跨越沟涧274条,修建隧洞、渡槽、涵洞等各种建筑物1080座。 你知道我国水资源的特点吗? 【知识归纳】 <知识点> 一、总量丰富,时空分布不均 1.我国水资源总量位居世界第 位,但人均水资源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 。 2.从空间分布看,我国南方水资源占全国的 以上,北方不足 。 3.从时间分配看,夏秋季我国大部分地区降水 (丰沛/稀少),河流处于 (丰水/枯水)期,容易造成 (洪涝/干旱)灾害;冬春季降水 (多/少),河流处于 (丰水/枯水)期。 二、合理利用与保护水资源 1.解决我国缺水问题的重要途径是 ,防治 。 2.水资源时间调节的主要措施是兴建水库。水库在河流 (洪水/枯水)期蓄水、 (洪水/枯水)期放水。 3.水资源空间调配的主要措施是跨流域调水。南水北调工程是我国跨流域、跨区域调水的骨干工程。该工程分东、中、西三条调水线路,把 流域丰富的水资源调到 和 地区。 <重难点> (1)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其原因 水资源时空分布特点 原因 空间分 布不均 南丰北缺 (以长江北界为界) 东多西少 水资源主要来自大气降水,南方地区降水多; 北方地区降水少,除此自然原因以外,北方地区平原广阔,耕地面积大,人口密集,人均水资源量少,更加剧了缺水状况,特别是华北和西北地区,缺水最为严重。 时间分 布不均 夏秋多,冬春少 受季风影响: 河流丰水期,水资源丰富;河流枯水期,水资源相对不足。 年际变化大 降水年际变化大,河流流量年际变化大, 水资源年际变化也大 (2)解决水资源问题的措施 (3)南水北调工程三线利弊对比分析 调水路线 东线 中线 西线 可调水量 大 较大 较小 源地水质 较差 较好 最好 起点 长江扬州段 丹江口水库 通天河雅砻江大渡河 终点 天津 北京、天津 黄河上游 线路特点 可利用京杭大运河或沿线湖泊输水,黄河以北可借助地势自流 基本自流 需开凿隧道,基本自流 【达标检测】 <基础训练> 2024年6月12日15:20,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自2014年12月全面通水以来,累计向北京市调水量达100亿立方米,直接受益人口超1600万,“南水”已占北京城区供水的70%以上,水质始终稳定在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Ⅱ类及以上。下图为南水北调示意图。据此完成1~3题。 1.南水北调工程沟通的四大流域是( ) A.长江、黄河、海河、辽河 B.长江、淮河、海河、滦河 C.长江、珠江、金沙江、黄河 D.长江、淮河、黄河、海河 2.南水北调东线和中线工程是为解决我国水资源的( ) ①空间分布不均 ②季节分配不均 ③南多北少 ④年际变化大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为发挥南水北调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我们还要做到的是( ) ①减少水污染 ②不断增加调水量 ③节约用水 ④限制农业用水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建设节水型社会,是应对中国水资源短缺问题最根本、最有效的战略举措。下图为中国水资源丰缺带分布图。据此完成4~6题。 4.北京位于( ) A.少水带 B.过渡带 C.多水带 D.丰水带 5.河流径流量可以表示水资源状况,我国河流年径流量居世界第6位,人均径流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反映我国( ) A.水资源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不足 B.水资源总量和人均占有量都很丰富 C.水资源总量少,但人均占有量丰富 D.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