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汉市二中广雅2025一2026学年度八(上)语文限时作业一 一、基础题(本题共4小题,12分) 1.下列各组词语书写或加点字的字音有误的一组是(3分)( A.溃退(ku1) 泄气(xi论) 业已 锐不可当(dang) B.督战(do) 要塞(sā 获悉 催枯拉朽(x) C.预定(ding) 驻留(zh) 交会 屏息敛声(in】 D.仲裁(zhong))纪念) 建树 眼花缭乱(io 2.下列各句中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3分)( A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夸张) B.夕日欲颓,沉鳞竞跃。(比喻) C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拟人) D.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反问) 3.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 A8月6日8时30分许,由于连日大雨造成山体垮塌,致广州市白云区大源街大源村黄庄 片区有房屋受损,14人被困,多部门展开联合搜救。 B.人口学家及经济学家们认为,放宽生育政策后,新生人口的增加在当下对刺激消费、增加 就业岗位不无裨益。 C河南一教师写的“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辞职信在网上引起热议,短短十个字被网 友称为“最具情怀辞职理由”,但“裸辞”应慎重,勿跟风。 D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不可能一蹴而就,我们要牢固树立保护自然、游重自然、顺应自然的 理念,增强全民环保的意识,打好生态文明建设这场攻坚战。 4.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3分) A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遗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 为傲弱。 B浩瀚的大海可以作证:为了这一梦想成真,古老的中华民族,已经等了近百年:人民海军 官兵,已经期盼了半个多世纪。 C我们的研学活动丰宫多彩,包括参观博物馆、制作传统手工艺品,还有与当地非遗传承人 座谈。 D.周末的实践活动,我们小组的任务是研究本地的传统文化,例如:剪纸、泥塑、还有地方 戏曲。 二、现代文阅读(共30分) (一)阅读下面的实用类文本(本题共3题,10分) 龙不再翻译为dragon而是loong ①甲及龙年到来,很多网友晒出在因内外打卡龙年活动的服片,我们从中发现了一个有起的现象很多 “龙”不再翻译为dragon,而是选择了一个网中文发音更相近的单河Ioog,不少网友也很好奇这个Ioog 是从哪儿图出来的,自己学的英文说的都是dragon府。所以“龙”究竞应该怎么翻呢? ②“中国人自称是龙的传人,但'龙'的英文名称应该是Loog',而不是Dragon',”光因匹#堡大学 东亚系教投杰克进如是说。近年来,在中因传统文化走出去的过程中,英文单诃“L0og”越朵越多地出现在 官方媒体的报道和中外文化文流活动中,以更准确地传达中因龙的文化内福,L0og迎浙被越来越多的人接 令。 ③“L00g”并非空穴来风。早在十九世纪初,英因传牧士马什曼在自已的著作中首次捉到了中因的 “龙”,并注音为“Loong'”。1809年,另一位英因传牧士马希曼在翻译《论语》时,也使用“Loog'作为 “龙”的英文注音。可以说,“Loog”是录原始的中国“龙”的英文普译。 ④那么,“Dragon”何时开始就等网于中国“龙”的呢?新加坡国立大学历史系副牧投李明分折,马 可·波罗在他的游记中就使用了“Dragon”一调,可能是从外形上观察,认为中四延筑上的龙装饰与西方 “Dragor”存在相似之处。此后,英四传牧士马礼逊编拆的第一部《华英词典》中,就将“龙”译为 “Dragon”,该河典的影响非常深远,“Dragon'”就此继续放沿用下来。 ⑤但是,“Dragon”和中四龙的内涵存在很大不同。专家介绍,西方“dragon”所指的龙,指的是欧洲 神话中的一种应构动物,体格虎大,形象凶怀,全身都履盖着坚晚的辨甲,会喻火和吞吐雷电,是邪恶和 恐机的象征。而中因传统文化中的“龙”休长成严,蛇身、兽首、有爪、有须,能上天入海,行云布雨,是 中华文明的守护神。它多半带有美好的离意,是吉祥、勇敢的原征,中因人也自豪于自已是“龙的传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