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244320

七年级上册(2024) 第六单元整本书阅读:《西游记》 课件(共27张PPT)

日期:2025-11-22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81次 大小:2084997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七年级,27张,课件,西游记,阅读,上册
  • cover
(课件网) 《西游记》整本书阅读 新课导入 鲁迅称《西游记》为“神魔小说”,林庚先生称之为“童心之作”。我们在阅读这本经典的著作时又该怎样去读呢?又能领悟到什么呢?让我们一起走进经典吧。 题目解说 《西游记》是一部长篇章回体神话小说。题目来源于小 说主要事件:唐僧师徒四人(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 一行到西天取经的故事。 作者名片 吴承恩(1499—1582),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淮安府山阳县(今江苏淮安)人。我国明代著名小说家,他在晚年所创作的这部《西游记》成为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 创作背景 唐太宗贞观三年(629年),僧人玄奘为求佛经真义,历时十七年,行程5万余公里,途经数十国,备受艰难困苦,到达天竺(今印度),取得大小乘佛教经律论657部。梁启超称他为“佛学第一人”,鲁迅因他舍身求法的精神赞扬他为“民族的脊梁”。其弟子辩机根据其口述西行见闻,整理成《大唐西域记》,记叙了取经途中的艰难困苦和异域风情。元朝和明朝之际,被改编为《西游记评话》,内容更加丰富。在这些历史故事、民间传说及历代文人和艺人创作的基础上,吴承恩以其生花妙笔,再创作,著成《西游记》。 跳 读 跳读:指快速、跳跃式地阅读文章,以 了解其内容大意。 跳读方法:主动舍弃、有意忽略、选择阅读。 跳读角度:根据阅读目的去选择(如典型人物、精 彩描写、主要内容、感兴趣程度、精 典情节等)。 方法指导 全部回目 主要内容 《西游记》全书一百回,从大的结构上看,可分成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前七回): 写了孙悟空出世、拜师、大闹天宫,这是全书最精彩的章节。 第二部分(第八回至第十二回): 写了唐僧的出身及取经的缘由。 第三部分(第十三回至最后一回): 这部分是故事的主体,主要写唐僧西天取经,路上先后收了孙悟空、猪八戒、沙僧三个徒弟,并历经了重重磨难,终于取到了真经,修成了正果。 《西游记》中出现的四个主要人物,是唐僧师徒四人。 主要人物 唐僧:俗家姓陈,乳名江流,法名玄奘,号三藏。在他身上,封建儒士的迂腐和佛教信徒的虔诚集于一身。一方面,他心地善良,信仰坚定,明知到西天去必然会遇到许多艰难险阻,但仍然勇往直前,义无反顾。无论遇到多少困难,也不管外界有多少诱惑,他从来没有动摇过。但另一方面,他不辨真假,乱施善心,胆小软弱。 第十二回 玄奘秉诚建大会 观音显象化金蝉 第二十三回 三藏不忘本 四圣试禅心 第二十七回 尸魔三戏唐三藏 圣僧恨逐美猴王 第四十七回 圣僧夜阻通天水 金木垂慈救小童 孙悟空:法号行者,唐僧大徒弟,号称“美猴王”、“齐天大圣”。本领高强,会七十二变;一双火眼金睛,能识破一切妖魔鬼怪。使用的兵器如意金箍棒,能大能小,随心变化。他生性桀骜不驯,爱憎分明,疾恶如仇,英勇无畏。保护唐僧西天取经中,出生入死,忠诚不二,制服无数妖魔鬼怪,取经后被封为“斗战胜佛”。 第一回 灵根育孕源流出 心性修持大道生 第五回 乱蟠桃大圣偷丹 反天宫诸神捉怪 第十七回 孙行者大闹黑风山 观世音收伏熊罴怪 第二十五回 镇元仙赶捉取经僧 孙行者大闹五庄观 第四十五回 三清观大圣留名 车迟国猴王显法 第五十七回 真行者落伽山诉苦 假猴王水帘洞誊文 猪八戒:法号悟能,唐僧二徒弟,本是天上的天蓬元帅,因调戏嫦娥被贬下凡,错投猪胎,嘴脸与猪相似。他会变身术,能腾云驾雾,使用的兵器是九齿钉钯。他有很多缺点,如好吃懒做,见识短浅,爱搬弄是非,贪恋女色等。但他也不失忠勇和善良,能知错就改,对师兄的话言听计从,对师父忠心耿耿,而且能干脏活累活,是孙悟空的得力助手,是个深受人们喜爱的喜剧形象。 第十九回 云栈洞悟空收八戒 浮屠山玄奘受心经 第二十回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