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244402

八年级上册(2024) 第二单元整本书阅读 《红星照耀中国》 课件(共28张PPT)

日期:2025-10-31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59次 大小:458202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八年级,28张,课件,红星照耀中国,本书,阅读
  • cover
(课件网) 红星照耀中国 埃德加·斯诺 《红星照耀中国》是一部经典的新闻纪实作品。 这个书名是什么意思? 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中国工农革命军成立(翌年改名中国工农红军),其红色军旗上印有一枚嵌有镰刀锤子的白色五角星,红军的帽子带有一枚红色的五角星。之后,红星由红军扩展,逐渐成为共产党的象征。 红星照耀中国,即共产主义之光照耀中国。 解题: 1927年后,国民党对中国共产党人和红色苏维埃进行污蔑、歪曲,而新闻封锁又让外界对此充满歧视和偏见。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凭借职业的敏感度,决定冲破铜墙铁壁一般的堡垒,亲自探访红色苏区,解开心中种种疑团。 背景介绍: 为了在国民党统治区出版方便,曾易名《西行漫记》 红星照耀中国 1934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从江西瑞金出发,开始了一项现代史上无与伦比的壮举———长征。红军到达延安后,迎来了一名外国记者,这名三十岁出头的传奇旅行者名叫埃德加·斯诺,是一位美国人。他因写下了游历“红色中国”的新闻报道《红星照耀中国》而轰动了西方,也轰动了全民族抗战一触即发的中国。 埃德加·斯诺,出生于1905年美国堪萨斯城的一个贫苦家庭。他当过农民、铁路工人和印刷学徒。大学毕业后从事新闻工作,在堪萨斯城的《星报》和纽约的《太阳报》崭露头角。后来他在开往外洋的货船上当了海员,历游中美洲,最后到了夏威夷,仍然为美国一些报纸供稿。 1928年,在中国大革命陷入低潮的时候,他来到上海,担任《密勒氏评论报》的助理编辑,后兼任《每日先驱报》的特约通讯员。 作者简介 新中国成立后,曾三次来华访问,并与毛泽东主席见面。 1972年2月15日因病在瑞士日内瓦逝世。遵照其遗愿,其一部分骨灰葬在中国,地点在北京大学未名湖畔。 斯诺与毛泽东 原图 修复后 一天早上,旭日东升,暖暖的红日照在毛主席的脸庞。斯诺想要抓拍这一个瞬间,来回打量后,发现毛主席没有戴自己的军帽,他示意毛主席想要为他拍照,毛主席忙让自己的工作人员拿来自己的帽子。 然而,这顶帽子已经被洗了又洗,洗掉了原本的颜色,斯诺也毫不顾忌地放声大笑起来,毛主席又招呼秘书借战士们的帽子一用,可是拿来一看,战士们的帽子更是缝缝补补。一顶帽子难住了拍照片?斯诺四周打量,突然想起,自己头上不就带着一顶新军帽吗?赶忙摘下来给毛主席戴上,就这样,咔嚓一声,毛主席这张照片传遍了国内外,全世界都知道了这是中国工农红军的代言人。这张经典的照片之后在一场发布会中被《时代》杂志的老板拍下,价值2000美元,在当时的年代可以说是最贵的照片了。这顶中国工农红军五星八角帽现存于国家博物馆。 照片来源 1975年,斯诺的夫人应邀访问中国,这次,她亲手将毛主席戴过拍照的八角帽交给了丈夫的生前好友邓颖超,转赠给了中国政府,如今,这顶帽子就在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中。 作品是按照“探寻红色中国”的时间顺序来记录见闻的。 周恩来 小时候在沈阳东关模范学校上学。年仅13岁就树立了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理想。就得到了魏校长的称赞。对大家说有志者当效周生啊!这就是志存高远对于救国图存,责无旁贷的周恩来啊! 毛泽东 他面容瘦削,个子高出一般中国人,双目炯炯有神,鼻梁很高,给人的印象是一个非常精明的知识分子。他诞生在湖南省湘潭县韶山冲一个农民家庭。在家乡韶山六所私塾读书,接受中国传统的启蒙教育。1914年秋季,进入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本科第八班。 1920年11月,在湖南创建共产主义组织。他代表了中国人民大众的迫切要求,苏区人民都拥护他。他熟读世界历史,熟知世界政治,是个认真研究哲学的人;他是天才的军事家和政治战略家。 朱德 (1886年-1976),字玉阶,原名朱代珍,曾用名朱建德,1886年12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