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245380

12《拿来主义》课件(共28张PPT)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日期:2025-11-03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71次 大小:652652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2025-2026,必修,语文,高中,统编,学年
  • cover
(课件网) 拿来主义 鲁迅 学习目标 壹 贰 叁 肆 理清思路,把握文意,明确“拿来主义”的含意。 揣摩文中的重点词句,领悟本文犀利、幽默的语言风格。 掌握先破后立的论证方式及类比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等常见的论证方法。 思考“拿来主义”的现实意义,正确、客观地看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 新课导入 “同学们,当国外的动漫、潮牌、影视作品涌入我们的生活时,有人疯狂追捧,觉得‘外国的一切都好’;有人坚决抵制,认为‘外来文化会侵蚀本土文化’;还有人会挑选其中有趣、有用的部分融入自己的生活。你会怎么选?其实,百年前的中国也面临过类似的困境———如何对待西方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今天我们就通过鲁迅的《拿来主义》,看看他给出了怎样的答案。 鲁迅(1881— 1936),原名周樟寿,后改名为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鲁迅”是他1918 年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 知人论世 鲁迅曾说自己小说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 知人论世 小说集 散文、散文诗集 杂文集 《呐喊》《彷徨》《故事新编》 1921 年创作的中篇小说《阿Q 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不朽杰作。 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 散文以追忆儿时往事为主,平易晓畅,风趣生动。 《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二心集》《南腔北调集》等。杂文数量极多,题材广泛,形象鲜明,论辩犀利,文风多变。 散文的一个分支,议论文的一个变体,是直接而迅速的反映社会事变或社会倾向的文艺性议论文。它既有议论的性质,又有文艺的特点。 一、论辩性。观点鲜明,具有深刻的思想,富有战斗性。 二、形象性。广泛使用寓言、传说、典故。叙事、议论、抒情相结合。 三、语言精练、辛辣、流畅。 文体知识 杂文: 壹 写作背景 本文写于 1934年6月4日。“九一八”事变以后,国民党统治集团依附于美、英等帝国主义,为了讨好他们,从政治、经济到文化都奉行“送去主义”。美、英等帝国主义不断对中国进行军事、经济、文化侵略。 当时上海《文学》月刊讨论如何对待“文学遗产”问题,在讨论中存在着“全盘肯定”和“全盘否定”两种倾向。对此,鲁迅写了两篇文章,一篇是《论“旧形式的采用”》,一篇是《拿来主义》。 整体感知 第一部分 ( 1--7 ) 第二部分 ( 8--9 ) 第三部分 ( 10 ) 揭露批判“送去主义”等,为提出拿来主义作铺垫。 阐明“拿来主义” 的具体内容。 总结全文,并提出实行“拿来主义”的人应具有的条件,以及实行“拿来主义”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思考:本文的标题是“拿来主义”,鲁迅在提出“拿来主义”主张之前,先批判了哪些主义?鲁迅先生对它们的态度如何?请同学们速读文本,思考问题,完成下面的表格。 理解课文 做法 实质、后果 作者态度 闭关主义 送去主义 送来主义 闭关主义 第一段: 中国一向是所谓“闭关主义”,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自从给枪炮打破了大门之后,又碰了一串钉子,到现在,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义”了。 讽刺,自欺欺人、封闭落后 隐喻鸦片战争 特指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带来的屈辱和挫折。 别的且不说罢,单是学艺上的东西,近来就先送一批古董到巴黎去展览,但终“不知后事如何”。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作“发扬国光”。听说不远还要送梅兰芳博士到苏联去,以催进“象征主义”,此后是顺便到欧洲传道。我在这里不想讨论梅博士演艺和象征主义的关系,总之,活人替代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