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250535

7.2《归园田居(其一)》课件(共25张PPT)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日期:2025-11-02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64次 大小:3637681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2025-2026,必修,语文,高中,统编,学年
  • cover
(课件网) 编版高中语文教材 必修 上册 田居 归园 陶渊明 在400年前一位大诗人通过他的作品《哈姆雷特》中的主人公哈姆雷特喊出一个哲学问题“是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问题”,这是剧中主人公在人生抉择中发出的天问,其实早在1600年前中国的一位大诗人就喊出过类似的问题:“是出仕还是归隐这是一个问题”,他在人生的抉择之路上发出追问,他是谁呢? 一、教学导入 二、课文教学 ———「作者介绍」 陶渊明(365—427) 字元亮,晚年更名潜,字渊明。东晋诗人、文学家。因宅边有五棵柳树,故自称“五柳先生”。他出身于没落的仕宦家庭,家境贫寒。少年时代就有“大济苍生”的壮志。曾做过几年小官。中年时与官场决裂,直到贫寒交迫去世。 早年“大济苍生”中年“误入歧———晚年“归隐田园” 他开创了田园诗一派,又称田园诗人,为古典诗歌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为唐代山水田园诗奠定了基础。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气节,成为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精神皈依,陶渊明是中国百世田园之主,隐逸诗人之宗。 主要作品有诗歌《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诗》等, 另外还有散文《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等。 “归/园田居” 题目解说 《陶渊明年谱》记载公元365年,陶渊明出生于园田居。园田居又叫“怀古田舍”,在陶渊明上京里(江西省九江市郊)老家南。 陶渊明后半生主要居住在园田居。义熙四年,一把火,园田居被烧成废墟。之后,陶渊明从园田居移居南里的南村,园田居从此荒废。 写作背景 陶渊明出身于没落的仕宦家庭,由于其儒道思想的矛盾性,他时官时隐,举棋不定。义熙元年(405)八月,陶渊明出任彭泽县令。当时东晋政治日益腐败,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十分尖锐,权力斗争激烈,他的抱负得不到施展,又不肯与当时的社会同流合污。于是在任八十余天就辞官归田,从此与官场决裂,终老田园。 二、课文教学 ———「写作背景」 在奔波劳累的仕宦生活中,他时常觉得不适和厌倦,情不自禁地怀念起往日读书、闲居的乡村田园生活,对自己违背本性、汲汲求仕的行为产生怀疑,甚至后悔的念头也冒了出来。而当脱离了官场,回到家中亲自参加耕种和收获时,他感到无限欣悦。诗歌《归园田居(其一)》,真实地记录了他的这一思想变化。 二、课文教学 ———「朗读课文」 ài zhuō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yìn 朗读课文《归园田居(其一 ) 》/陶渊明 思考: 这个标题能告诉我们哪些信息呢 题眼是哪个字 二、课文教学 ———「文本研读」 二、课文教学 ———「文本研读」 请用原文回答 1、从何而归? 2、为何而归? 3、归向何处? 4、归去如何? 从何而归? 为何而归? 归向何处? 归去何感? “尘网”“樊笼” 官场 (厌恶 不满) 比喻(借喻)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误” 厌恶,悔恨 “三十年” 时间之久 从何而归? 为何而归? 归向何处? 归去何感?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显示了不同流俗的高尚情操,本性热爱自然。 “羁鸟恋旧林, 池鱼思故渊” 比喻、拟人 官场生活限制了他的本性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羁鸟恋旧林, 池鱼思故渊。 从何而归? 为何而归? 归向何处? 归去何感? 归向“田园”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守拙归园田” 坚守本性,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保持自己精神的自由和独立 “守拙归园田”一句点明了题目,是全诗的主旨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