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253695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课春练习题(含答案)

日期:2025-11-22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72次 大小:21518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统编,语文,七年级,上册,1课,练习题
  • cover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课春练习题(含答案) 积累与运用 阅读语段完成相关练习。 春在田畴,松软的泥土散发出清新湿润的气息,冬憩后醒来的麦苗儿精神抖 ,展现出一派蓬勃的生机。春在小河,碧波荡漾,鱼虾畅游,阳光、水波交相辉映。春在天空,鸟声应和,呼朋 伴,宛转悦耳;风筝高飞,浓浓春意弥漫在洁白的云朵间。春在果园,红杏流火,桃花漫霞,梨树飞雪,蜂蝶追逐喧嚷,酝酿生活的甘甜和芬芳……如此美景,令人陶醉。 1、小典不确定文段中加点字的读音,请你帮他注音。 ①应和( ) ②酝酿( ) 2、请在横线上各填写一个汉字,将文段中的两个成语补充完整。 ①精神抖_____ ②呼朋_____伴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①中国是一个有五千年文化传统的国家,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崇敬 崇尚 崇拜)“和谐”的民族。②可以说,中国的哲学智慧,集中体现在一个和字上。③不仅它是中华民族的基本精神和基本特质,也是中国哲学和中国文化的最高价值标准。 3、请从第①句所给的三个词语中,选出一个最符合语境的, 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第②句有一处缺少标点,请将被上标点的句子写在下面 的横线上。 第③句有一处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春》的作者是朱自清,字佩弦,散文家、诗人、学者,代表作有散文集《背影》等。 B. 在二十四节气中,属于春天的节气有四个,它们分别是立春、雨水、惊蛰和春分。 C. 春季,是四季的第一季,有三个月,即农历正月(孟春)、二月(仲春)和三月(季春)。 D. “东风”“杨柳风”在古典诗词中多指春风,它们常被用来代表春天。 7.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为了更好地理解“春”的多重内涵,同学们对“春”字进行了探究。 (1)请根据材料一中的图文,在横线处补充语句。 材料一: 甲骨文的“春”字由两个“ (草)”、一个“ (日)”和一个“ (屯,像一颗种子,上部冒芽,下部生根)”构成,表示_____。 “春”字的金文是由甲骨文演变而来的。“春”字隶变以后,除“日”外,其他部分都看不出来了。 材料二: 许慎的《说文解字》中对“春”的解释是:春,推也。“春”后来引申出“春季”“冬酿春饮的美酒” “泛指一年”“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等意思。 (2)请根据材料二和平时的积累,写出下列句子中“春”的释义。 句子 释义 春者何?岁之始也。(《春秋公羊传》) ①_____ 一卧东山三十春。(高适《人日寄杜二拾遗》) ②_____ 纪叟黄泉里,还应酿老春。(李白《哭宣城善酿纪叟》) ③_____ 8.分辨句子的比喻类型,并指出其本体和喻体。 (1)春天是一首美妙的乐曲,悦耳动听。 _____,本体是_____,喻体是_____。 (2)远处的高山,开满了鲜艳的花儿,像一匹五彩的锦缎。 _____,本体是_____,喻体是_____。 (3)春风把枝头的花瓣吹落了,我们拍手叫道:“一群蓝蝴蝶飞起来了!” _____,本体是_____,喻体是_____。 9.根据《朝花夕拾》的内容,补全下面的思维导图。 《狗·猫·鼠》 (1)_____ (篇名) 《〈二十四孝图〉》 《无常》 《阿长与〈山海经〉》 《父亲的病》《五猖会》 衍太太 (2)_____(人名) (3)_____(人名) 绍兴 南京求学 日本求学 回国返乡 阅读理解 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春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