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254541

6.1树立法治观念 课件(共19张PPT)+内嵌视频-2025-2026学年统编版 道德与法治 八年级上册

日期:2025-11-05 科目:政治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14次 大小:6697897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法治,视频,八年级,道德,统编,学年
  • cover
(课件网) 思考:梦里的为什么被抓走?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活动:猜猜“我”是谁? 我是“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 →民法典 活动:猜猜“我”是谁? 我专门保护未满18周岁的人。 →未成年人保护法 2025年5月28日,山东烟台,一位游戏主播秋止(真名:姚某)在直播打游戏时,嘴一快、念一歪,把邱少云和游戏人物的死亡场景扯到一起,语气轻佻,配合着枪声特效,还真以为自己加了个好笑的“游戏滤镜”。 话音刚落,弹幕瞬间炸开锅,不是夸主播“梗玩得溜”,而是一水儿的谴责、吐槽,引发网民强烈愤慨,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经人举报后,姚某主动到公安机关投案,如实陈述违法行为。公安机关依法对违法行为人姚某处以行政拘留。 思考:姚某公开诋毁人民英雄的行为反应了什么社会问题? 社会生活中部分人缺乏法治观念 6.1树立法治观念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六课第一框 思考:1、曾某的行为给你什么警示? 2、人民陪审员以案释法的行为有什么意义? 活动一:生活观察 某小区高层发生火灾,消防员小谢在抢险灭火过程中壮烈牺牲,上级部门批准他为烈士。曾某在100多人的网上聊天群里公然发表侮辱性言论,歪曲小谢英勇牺牲的事实。对此,检察机关提起民事公益诉讼。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曾某的行为构成对烈士小谢名誉的侵害,侵犯了社会公共利益。人民法院判决曾某于判决生效之日起七日内在报纸上公开赔礼道歉。 该案判决后,参与审理的人民陪审员主动担当社会责任,到校园、社区、企业以案释法,助推树立尊崇英烈、尊重英雄的良好社会风尚。 法不可违,法律是一种社会规则和行为规范,是评价人民的行为是否合法有效的准绳。 我们必须在法律范围内活动,以法律为行为准则,依照法律行使权利、履行义务,树立法治观念,学会依法办事。 活动一:生活观察 1、曾某的行为给你什么警示? 我归纳,我总结:法律的含义及要求 (1)含义:法律是一种社会规则和行为规范,是评价人们的行为是否合法有效的准绳。 (2)要求:我们必须在法律范围内活动,以法律为行为准则,依照法律行使权利、履行义务,树立法治意识,学会依法办事。 笔记区 1.法律的含义和要求?P46 含义:法律是一种社会规则和行为规范,是评价人们的行为是否合法有效的准绳。 要求:我们必须在法律范围内活动,以法律为行为准则,依照法律行使权利、履行义务,树立法治观念,学会依法办事。 被动遵守”与“主动信仰” ▲怕被交警罚款而不闯红灯是‘被动遵守’ ▲发自内心认为‘闯红灯危害安全必须遵守’是对法律的认可、崇尚、服从” 对比两种行为,说说什么是法治观念? 法治观念的含义:法治观念体现为人们对法律发自内心的认可、崇尚、遵守和服从。 2、法治观念的含义? 如果大家都不认可法律,不遵守法律,会出现什么后果? ①在我国,法治是促进社会进步、维护社会秩序、捍卫国家尊严、实现人民权利与自由的重要保障。 社会秩序破坏,社会将混乱不堪,人们的合法权益也无法得到有效保障。 3、为什么要树立法治观念? 视频对我们树立法治观念有什么警示? 探究与分享P49 列车即将发车,两位乘容却堵住车门,不让列车启动。原来,他们的同伴还未赶到。面对乘务人员的劝阻和其他乘客的谴责,两人不以为意,态度嚣张,导致发车延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三条的规定,公安机关对两人予以行政拘留十天的处罚。 结合材料,谈谈你对两位乘客行为的看法。 两名乘客的行为是错误的。严重扰乱了列车的正常运行,影响了公共安全和秩序,不仅违反了法律法规,也损害了其他乘客的合法权益。我们应当增强法律意识,自觉遵守社会规则,维护良好的公共秩序。 (2)积极主动地学习法律。 ①学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