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单元复习 教学目标 1.分析本单元课文人物描写的语段,归纳以事写人的方法。 2.重读本单元课文,品味文章中的细节描写的表达效果。 3.品味课文印象深刻的句子。 教学重点 1.分析本单元课文人物描写,归纳以事写人的方法。 2.重读本单元课文,品味文章中的细节描写的表达效果。 教学难点 品味课文印象深刻的句子。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回忆性散文与传记,既是过往时代生活的珍贵印记,也是照亮我们未来人生旅途的精神丰碑。 我们曾在《藤野先生》中,感受到了藤野先生严谨治学的风范与超越民族偏见的高尚情操,也深切触摸到鲁迅先生炽热的爱国情怀;在萧红对鲁迅先生的点滴追忆里,体味其平凡生活中的质朴、待人接物的宽厚与对对待友人的赤诚之心;在王宏甲为南仁东所作的传记中,领略科学家专注事业、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更于《美丽的颜色》一文里,感受到了居里夫人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中,那美丽而坚韧的灵魂光辉。 本节课,我们将一同重温这些经典篇章,梳理其匠心独运的选材方式,学习运用细节描摹刻画人物的精妙手法,并品味其风格多样的语言艺术。 二、单元重点复习 任务一:梳理课文,归纳以事写人的方法。 活动1:合作探究,梳理文章“以事写人”的事例。 本单元课文“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藤野先生,“只要留给人类更多”的鲁迅先生,终生探索星空的南仁东,对镭的样子有着热切期盼的居里夫人,这些人物的个性、思想都是通过作者对事件的描述自然地展现出来的。请同学们分成三个小组,每小组任选一篇课文,参照示例,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探究本单元几篇课文分别是怎样选取和组合具体事件以表现人物的? 示例: 文章题目 文段 分析 美丽的颜色 后来她写过这样一段话:“我们没有钱,没有实验室……” “……然而我们生活中最美好而且最快乐的几年,还是在这个简陋的旧棚屋中度过的……到了晚上,简直是筋疲力尽。” 回顾居里夫人艰难的工作过程,并将条件上的艰苦与精神上的满足形成对比,表现了居里夫妇献身科学、不畏艰难、百折不挠的精神。 工作日变成了工作月,工作月变成了工作年,皮埃尔和玛丽并没有失掉勇气。这种抵抗他们的材料迷住了他们……他们在这个木板屋里过着“反自然”的生活,他们彼此一样…… 通过描述居里夫妇在“反自然”的环境中日复一日的工作,表现了居里夫妇工作条件的恶劣,也表现出其不畏艰辛的奉献精神。 小结: 《美丽的颜色》一文通过描述居里夫妇为了发现镭在艰苦的环境中工作,并能在其中获得精神满足的事迹,表现了他们在科学探索过程中的伟大精神。 成果展示: 文章题目 文段 分析 藤野先生 “他接着便讲述解剖学在日本发达的历史,那些大大小小的书,便是从最初到现今关于这一门学问的著作。起初有几本是线装的;还有翻刻中国译本的……” 藤野先生在课堂上讲述解剖学在日本的发展历史时,展示了从最初到现今关于这一门学问的著作,他为了直观的讲述这节课,携带了大量的书,由此可以看出他对所从事工作的热爱和对学术的钻研精神,以小见大,体现了他治学严谨的特点。 “我拿下来打开看时,很吃了一惊,同时也感到一种不安和感激。原来我的讲义已经从头到末,都用红笔添改过了,不但增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订正。” 通过藤野先生对作者讲义的细致、全面添改这一小事,体现了他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和对“我”的关心与帮助。 解剖实习了大概一个星期,他又叫我去了,很高兴地,仍用了极有抑扬的声调对我说道:“我因为听说中国人是很敬重鬼的……没有这回事。” 通过藤野先生能设身处地关心作者的传统观念和思想,表现了他对学生的热情诚恳和高度责任感。 小结: 《藤野先生》一文,通过描述藤野先生带大量书籍上课、添改讲义、关心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