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272134

一《无衣》同步练习(二)(含答案)2025-2026学年中职语文高教版基础模块上册

日期:2025-11-29 科目:语文 类型:试卷 查看:93次 大小:1866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学年,模块,基础,高教,语文,中职
  • cover
《无衣》同步练习(二) 2025-2026学年 高教版(2023)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 一、知识积累巩固 1. 下列对《诗经·秦风·无衣》的体裁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 五言古诗 B. 四言乐府诗 C. 楚辞体 D. 七言绝句 2. 下列句子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B.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C.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D.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3. 下列与《无衣》中“修”字含义不同的一项是( ) A. 乃重修岳阳楼(《岳阳楼记》) B. 修守战之具(《过秦论》) C. 邹忌修八尺有余(《邹忌讽齐王纳谏》) D. 修其孝悌忠信(《大学》) 4. 下列对“与子同仇”中“同仇”的理解,最贴合诗歌语境的一项是( ) A. 拥有相同的仇人 B. 共同痛恨敌人 C. 立下复仇的誓言 D. 一起报复仇敌 5. 下列《诗经》篇目,与《无衣》情感基调最相近的一项是( ) A. 《关雎》 B. 《伐檀》 C. 《硕鼠》 D. 《秦风·黄鸟》 6. 下列关于“重章叠句”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是《诗经》常用手法,指上下章内容基本相同,仅更换少数词语 B. 《无衣》中“袍”“泽”“裳”的替换,是重章叠句的典型体现 C. 重章叠句只能增强节奏感,无法推动情感发展 D. 重章叠句便于口头传唱,符合古代民歌的传播特点 7. 下列对“王于兴师,修我甲兵”的翻译,最准确的一项是( ) A. 君王发动军队,修理我的铠甲和兵器 B. 君王将要出兵,我修整好铠甲和兵器 C. 君王在军队中,和我一起修整铠甲兵器 D. 君王为了兴兵,让我修理铠甲和兵器 8. 下列不属于《无衣》中“兵器”意象的一项是( ) A. 戈矛 B. 矛戟 C. 甲兵 D. 同袍 9. 下列对《无衣》的理解,不符合文本内容的一项是( ) A. 诗歌没有描写战争的残酷,侧重表现战士的团结与豪情 B. 诗歌三次强调“无衣”,突出了战士们的贫困处境 C. 诗歌语言简洁有力,充满阳刚之气 D. 诗歌体现了秦国军民同心、共御外侮的精神 10.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浪漫主义诗歌总集 B. “风”是宗庙祭祀的乐歌,“雅”是宫廷宴享的乐歌 C. 赋是《诗经》最基本的表现手法,即铺陈直叙 D. 《无衣》是一首描写爱情的诗歌 11. 下列对诗歌中“子”的指代对象,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 君王 B. 亲人 C. 战友 D. 友人 12. 下列诗句中,与《无衣》“与子偕行”所表达的情感一致的一项是( ) A.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击鼓》) B. 同舟共济,众志成城 C.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关雎》) D.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长歌行》) 二、课文理解 阅读《无衣》全文,完成下列题目。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1. 诗歌中三次出现“岂曰无衣?”,反复咏叹有何作用? 2. 分析“同袍”“同泽”“同裳”三者的内涵差异及情感递进关系。 3. 诗歌没有直接描写战争场面,却被称为经典战歌,谈谈你的理解。 4. 结合诗句,说说《无衣》的语言具有怎样的特点?这种特点对表达主题有何作用? 5. “与子同仇”“与子偕作”“与子偕行”分别体现了战士们在不同阶段的精神状态,请具体分析。 6. 从“修我戈矛”到“修我矛戟”再到“修我甲兵”,武器描写的变化有何深意? 7. 这首诗在当代有何现实意义?请结合生活实际简要分析。 8. 有学者认为《无衣》是“集体主义精神的赞歌”,请结合诗歌内容加以阐释。 9. 对比诗歌三章的结构,说说其重复与变化的妙处。 10. 诗歌中“王于兴师”一句反复出现,谈谈其在情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