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促织》同步练习(二) 2025-2026学年 高教版(2023)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 一、知识积累巩固 1. 下列对“操童子业,久不售”中“售”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 售卖 B. 考中 C. 出售 D. 实现 2.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宣德间”中的“宣德”是明宣宗的年号,属于帝王年号纪年法 B. 《聊斋志异》被誉为“中国古代文言小说的巅峰之作” C. 文言文中“丁口”指成年男子,“丁”是成年男子的代称 D. 蒲松龄的作品兼具浪漫主义奇幻色彩与现实主义批判精神 3. 下列对“每责一头,辄倾数家之产”中“责”字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责任 B. 责备 C. 索取,征收 D. 责罚 4. 下列句子中,“其”字的用法与“其敢与他虫斗耶”中“其”相同的一项是( ) A. 成以其小,劣之 B. 其真无马邪(《马说》) C. 其虫宛然尚在 D. 断其喉,尽其肉(《黔之驴》) 5. 下列对“会征促织,成不敢敛户口”中“会”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 会面 B. 恰巧,适逢 C. 会议 D. 领会 6. 下列句子中,不属于定语后置句的一项是( ) A. 求人可使报秦者(《廉颇蔺相如列传》) B. 马之千里者(《马说》) C. 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 D. 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 7. 下列对“转侧床头,惟思自尽”中“转侧”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转动身体,难以入眠 B. 辗转反侧,内心煎熬 C. 翻身起床 D. 四处奔波 8. 下列对《促织》情节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华阴令因进献促织得到上官赏识,从此平步青云 B. 成名之子化身为促织后,体型小巧却战斗力极强 C. 成名最终因促织之功,被朝廷封为高官,光耀门楣 D. 促织的得失始终牵动着成名一家的命运,是贯穿全文的线索 9. 下列对“蟹白栗黄,备极护爱”中“蟹白栗黄”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螃蟹和栗子 B. 蟹肉和栗米 C. 像蟹肉一样白、像栗米一样黄的食物 D. 白色的螃蟹和黄色的栗子 10. 下列对《促织》主题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A. 批判封建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摧残 B. 揭露封建统治阶级的腐朽与残暴,反映百姓的悲惨遭遇 C. 赞美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 D. 表达对奇异生物的好奇与探索精神 11. 下列句子中,“而”字表转折关系的一项是( ) A. 试使斗而才 B. 而奉行者即为定例 C. 遂于蒿莱中侧听徐行,似寻针芥,而心目耳力俱穷 D. 掩口胡卢而笑 12. 下列对“靡计不施,迄无济”中“靡”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 浪费 B. 没有 C. 倒下 D. 细腻 13. 下列对“成益愕,急逐趁之”中“趁”字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趁着 B. 追逐,追赶 C. 趁机 D. 凭借 14. 下列文言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里正”是古代县以下的行政官员,职责相当于现在的村长 B. 《聊斋志异》中“聊斋”是蒲松龄的字,“志异”指记录奇异的故事 C. 文言文中“旬”指十天,“旬余”即十多天 D. “拜”是古代的一种礼节,“再拜”指拜两次,表轻微敬意 15. 下列对“一癞头蟆猝然跃去”中“猝然”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缓慢地 B. 突然地 C. 轻轻地 D. 偷偷地 16. 下列对《促织》写作手法的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全文以说明为主,条理清晰地介绍了促织的习性与捕捉方法 B. 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实写成名的苦难,虚写封建官僚的贪婪 C. 通过细节描写,生动展现了人物的心理变化与命运起伏 D. 语言华丽典雅,多用排比、对偶,极具文采 17. 下列对“时、位之移人也”(延伸对比)与《促织》中社会现象的关联,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 都反映了环境对人的影响 B. 《促织》中成名的命运因促织而改变,体现了“物”对人的异化 C. 两者都批判了封建制度对人的扭曲 D. 都赞美了底层人物坚守本心的品质 二、词语解释+翻译句子 (一)词语解释 1. 操童子业(操): 2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