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一年级十月调研考试 化学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生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O 16 Na 24 Al 27 S 32 Ba 137 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19世纪最杰出的化学家之一汉弗莱·戴维发现了、、、、、等元素,并确认为一种元素。上述七种元素中,属于非金属元素的有 A. 1种 B. 2种 C. 3种 D. 4种 2. 化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科技的发展与化学密切相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化学的发展仅依赖于实验探究,与理论计算无关 B. 化学主要研究物质的宏观性质,不涉及微观结构 C. 化学研究的目的仅限于解释自然现象,无需关注实际应用 D. 从古代陶瓷烧制到现代纳米材料合成,均体现了化学“创造物质”的学科价值 3. 化学实验要注意安全。下列安全图标与实验室制取胶体无关的是 A. B. C. D. 4. 关于物质分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金属氧化物一定碱性氧化物,如 B. 非金属氧化物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 C. 同素异形体是由同种元素形成的性质不同的物质,例如和 D. 盐类可以根据阳离子或阴离子进行交叉分类,例如既属于钠盐,又属于硝酸盐 5. 常温下,下列物质易溶于水且易电离是 A. B. C. D. 6. 现有下列物质:①固体;②熔融;③溶液;④液态氯化氢;⑤;⑥碱石灰。关于这几种物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只有①④是电解质 B. 只有②③易导电 C. 只有①④的水溶液能导电 D. 只有③④⑥是混合物 7. 从质量守恒和电荷守恒角度分析所给出的四个方程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反应i: 反应ii: 反应iii: 反应iv: A. 反应i和反应iii满足电荷守恒 B. 反应i和反应ii满足质量守恒 C. 反应ii和反应iii满足质量守恒 D. 反应iii和反应iv满足电荷守恒 8. 下列陈述I与陈述II均正确,但不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选项 陈述I 陈述Ⅱ A 属于碱性氧化物 可作食品干燥剂 B 固体不导电 不是电解质 C 石墨能导电 石墨可用作电池的电极 D 化学性质稳定 可作某些反应的保护气 A. A B. B C. C D. D 9. 下列离子组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 、、、 B. 、、、 C. 、、、 D. 、、、 10.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铁与稀盐酸反应: B. 氧化铁溶于稀硫酸: C. 铜片放入硝酸银溶液中: D. 向氢氧化钡溶液中加入碳酸铵溶液: 11. 向一定质量的溶液中滴加溶液,溶液中某些离子的数目与加入溶液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a代表 B. b代表或 C. 溶液中、、的数目之比可能为 D. 溶液中、、的数目之比可能为 12. 将少量饱和溶液分别滴加到下列物质中,实验现象记录如下表所示: 实验编号 甲 乙 丙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黄色均一液体 红褐色均一液体 _____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甲中“黄色均一液体”中分散质粒子直径小于 B. 乙中反应可表示为(胶体) C. 乙中的分散系与云、烟、雾具有相似的性质 D. 丙中实验现象:有红褐色沉淀产生 13. 某同学用稀盐酸、碳酸钠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i.将碳酸钠溶液滴加到盛有稀盐酸的试管中,有气泡产生; ii.将碳酸钠溶液滴加到盛有氯化钙溶液的试管中,有白色沉淀产生; iii.将实验i和ii两试管内所有物质倒入烧杯中,搅拌,溶液变澄清。 则关于实验iii所得溶液中的离子成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不考虑水的电离) A. 一定无 B. 一定无大量的 C. 一定有大量的 D. 一定有大量的、、 14. 镁铝合金是现代工业中“轻量化”材料的代表,广泛应用于航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