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三 道德与法治 试题 考生注意: 1、考试时间75 分钟 2、全卷共二道大题,总分7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4分) 1.在外婆家,小华和表弟一起到菜园里除草、采摘蔬菜,既体会到劳动的艰辛,也感受到了劳动的乐趣。这表明,劳动能让小华( ) A.丰富对社会生活的感受 B.体会到社会的进步 C.与越来越多的人打交道 D.主动关心国家发展 2.航天员杨利伟在做客央视《朗读者》节目时说:“回顾中国60年的航天历程,是无数人的很多次造就了中国人民飞天梦的第一次,是祖国和人民用智慧的双手将我送上了太空。”这句话深刻阐释了个人和社会的关系。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 ①个人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社会 ②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③为了社会的发展,我们必须舍弃个人利益 ④个人的力量能对社会的发展发挥决定性作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某中学组织学生开展了如下活动,你认为不属于亲社会行为的是 ( ) A.七年级学生到学校的劳动教育基地进行了摘玉米的劳动实践 B.八年级学生对在黄河农耕文明博览园开展的第六届山西(运城)国际果品交易博览会进行调查研究 C.九年级部分学生赴运城红色革命教育基地“堆云洞”进行研学旅行 D.学校组织全校学生进行了新学期第一学期的期中质量检测 4.国家反诈中心为了提高人们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意识,特此提醒:“未知链接不点击,陌生来电不轻信……转账汇款多核实”。最适合补充在其中的一句是( ) A.网络消息多发布 B.网上朋友多交往 C.个人信息不透露 D.他人关心不理睬 5.在互联网的加持下,名画书法、陶瓷玉雕不再是玻璃展柜内冷冰冰的“藏品”,而是以高清的面貌出现在多款有温度、有情怀的数字产品之中。“数字多宝阁”“数字文物库”等产品上线后,零距离观赏唤起了更多年轻人关注文化遗产、守护中华文明的热情。对此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①让传统文化“活起来”,互联网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②互联网为文化传播搭建新平台 ③互联网上的文化交流会受到地域限制 ④互联网拥抱传统文化,也丰富了自身传播内容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6.上网课时,电脑页面经常会弹出低俗的信息或推送广告。对此,我们应 ( ) ①信息节食,抵制低俗信息 ②增强辨析能力,不随意点击 ③多浏览广告,扩大知识面 ④加强自我防范,不再上网课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南昌县莲富路和澄湖西路交叉口红绿灯坏了,走到那里不仅堵车还很不安全,望领导重视一下!”类似的投诉、建议,我们经常可以在网上的“问政江西”栏目中看到。这说明( ) ①网络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 ②网络为文化传播搭建新平台 ③我们可以利用网络平台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 ④网络是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唯一途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春节是中国最隆重的团聚的节日,外出的人总是不远万里回家团聚。在车站许多乘客自觉排队购票和进站的行为充分体现了( ) 自觉遵守公共秩序 B. 自觉保护公共环境 C. 自觉爱护公共设施 D. 尊重和平等地对待他人 9.我们的社会生活需要有良好的秩序,有了良好的秩序才能使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得以顺利进行。这说明了( ) A. 秩序来自规则 B. 社会秩序是人们安居乐业的保障 C. 法律能够保障我们的生活 D. 有没有规则一个样 10.在生活中有许多规定,如“不准带手机进考场”“严禁酒后驾车”“严禁携带易燃易爆物品上车”等。每个公民都必须遵守这些规定,因为( ) A. 人们的行为都是不自觉的 B. 良好的社会秩序是人们安居乐业的保证 C. 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 D. 我国的法制不够完备 11.在十字路口,尽管人多车杂,但由于行人车辆各行其道,红灯停,绿灯行穿梭有序道路也就畅通无阻。这一现象告诉我们( ) A. 人们要遵守道德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