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8届高一级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 化学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 2.请认真核对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 3.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Cl 35.5 Cu 64 第Ⅰ卷(选择题 共52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1-14小题,每题2分,15-20题,每题4分,共5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化学与生活、社会发展息息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食物的腐烂是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B.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发生了石灰石的分解反应 C. 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中描绘月光穿过薄雾形成缕缕光束美景源于丁达尔效应 D. “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该过程发生了复分解反应 2. 下列分类标准合理的是 ①根据物质中是否只含一种元素可将物质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 ②根据在水溶液中或在熔融状态下能否导电将化合物分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③根据反应中有无电子的转移把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 ④根据是否具有丁达尔效应把分散系分为胶体、溶液和浊液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3. 最近,科学家们开发出一种低成本新型光伏材料蜂窝状石墨烯。其生产原理为Na2O+2CO=Na2CO3+C(石墨烯),然后除去Na2CO3,即可制得蜂窝状石墨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该生产中可通过水溶、过滤操作除去石墨烯中的Na2CO3 B. 石墨烯与金刚石互为同素异形体 C. Na2CO3属于碱性氧化物,CO属于酸性氧化物,Na2CO3属于盐 D. 该反应的氧化产物是Na2CO3 4. 某同学往一定量饱和食盐水中滴入3滴一定质量分数的盐酸后,用光束照射上层清液时出现丁达尔效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向盐酸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红 B. 丁达尔效应是由胶体粒子对光线散射形成的 C. 上层清液的分散质粒子直径大于100 nm D. 往上层清液中加入溶液,会有白色沉淀产生 5. 《书·舜典》附亡《书》序:“帝鳌下土,方设居方,别生分类,作《汨作》。"分类方法在化学发展中起到了重大的作用。以下分类正确的是 单质 氧化物 酸 碱 盐 A 金刚石 水 硫酸 烧碱 胆矾 B 黄铜 NO2 盐酸 石灰水 FeSO4 C 碘酒 一氧化碳 磷酸 NH3·H2O 食盐 D H2 Fe3O4 HNO3 纯碱 小苏打 A. A B. B C. C D. D 6. 已知Fe(OH)3为红褐色沉淀,下列关于钠的反应现象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选项 反应内容 反应现象 A 把钠投入煤油和水的混合物中 钠在煤油和水的分界处上下跳动,直至反应结束 B 把小块钠投入硫酸铁溶液中 钠浮在水面上、四处游动、产生红褐色沉淀 C 把小块钠投入饱和氢氧化钠溶液中 钠浮在水面上、四处游动、产生白色浑浊 D 切开钠,观察其颜色变化 钠切面颜色变暗,最后呈淡黄色 A. A B. B C. C D. D 7. 在水中溶解和电离的示意图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组成,不存在氯化钠分子 B. 氯化钠的电离过程需要有外加电场的作用 C. 上述过程可表示为 D. 水合离子中,水分子取向都应该是氧原子朝内 8. 在水溶液中,下列物质的电离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 B. C. D. 9. 制备新型绿色消毒剂高铁酸钠反应为:(未配平)。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该反应的氧化剂是,氧化产物是 B. 还原性强弱的顺序: C. 能用作消毒剂是利用了它的氧化性,发生还原反应 D. 每生成1个,转移6个电子 10. 下列变化中,需加入适当的氧化剂才能完成的是 A. B. C. D. 经检测,某废水中含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