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277022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育才学校2025-2026学年高二(上)10月月考试卷地理试题(含答案)

日期:2025-11-05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57次 大小:128953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试题,地理,考试卷,月月,安徽省,高二
    定远育才学校2025-2026学年高二(上)10月月考试卷 地理试题答案与解析 1.【答案】D 【解析】据材料可知,李同学用手机拍下赛里木湖日落美景时,北京时间为21时42分,北京时间是120°E地方时;赛里木湖经度大约为81°E,位于120°E以西39°,地方时晚于北京时间2小时36分钟,可计算得知此时李同学所处位置地方时大约为19时06分,该日昼长为(19:06-12:00)×2=14小时12分,故日出时间为地方时12:00-7:06=4:54,A、C错误;此时北京时间为7时30分,B错误,D正确。 2.【答案】A 【解析】由上题分析可知,该日赛里木湖的昼长为14小时12分,昼长夜短,说明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日落西北方向,李同学拍照时相机应朝西北方向。三台古驿的西北方向是赛里木湖,A正确。 3.【答案】B 【解析】由题可知,当日塞恩(23°26′N,32°53′E)城内的居民可以看到垂直倒映在井水里的太阳,所以该日太阳直射点到达该地,故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所以为夏至,选B项正确。 4.【答案】A 【解析】埃拉托色尼推测出亚历山大和塞恩两地之间的圆心角β。此后,埃拉托色尼雇人从亚历山大走到塞恩,计步丈量两地之间的距离。由图可知,两地之间的距离即为圆心角β对应的弧长,所以由此可以计算地球的周长,故A项正确。因当时不知道塞恩的坐标,所以不能确定黄赤交角和亚历山大的坐标,故B、C错误。此次计算没有涉及时间的计算,所以无法获得地球自转的速度,D项错误。综合分析,A项正确。 5.【答案】B 【解析】因亚历山大的地理坐标为(31°12′N,29°15′E),塞恩为(23°26′N,32°53′E),两地不在同一经线上,②塞恩城与亚历山大城之间相距约3.5°经度;④塞恩城与亚历山大城之间地形的起伏变化,造成测定两地距离与两地球面弧长存在偏差。故B项正确。两地纬度差、降水差异对测量偏差无影响,太阳光线基本为平行光线,A、C、D项错误。综合分析,B项正确。 6.【答案】C 【解析】根据位置分析可知,新几内亚岛位于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C正确,A、B、D错误。 7.【答案】B 【解析】由图可知,新几内亚岛北侧有断层分布,文字材料中有“北部山脉直逼海岸,十分陡峭”,符合上升岩块形成的断块山的特征,B正确,A、C、D错误。 8.【答案】D 【解析】地壳挤压,多形成褶皱山脉,A错误;受赤道低气压带和来自海洋的信风带影响,该地处于多雨地带,风力沉积不显著,B错误;新几内亚岛属新生代构造区,地壳运动活跃,C错误;根据材料信息可推断该地北部地区岩块断裂抬升形成的断块山,南部地壳下沉,“地势低平,是世界最大沼泽地带之一”,多流水沉积,D正确。 9.【答案】A 【解析】读图可知,断层甲将石灰岩②断开,故石灰岩②早于断层形成;断层甲形成后,岩浆侵入,形成花岗岩④;而后遭受侵蚀,形成侵蚀面,之后接受沉积,形成砂砾岩③,再次接受沉积,形成砂岩①,故岩石形成的先后顺序为②④③①。故选A。 10.【答案】C 【解析】图中共有4个山谷,最可能是地壳不断抬升,河流不断下切,形成山谷,C正确。图中岩层没有弯曲,只有断层错位,排除A、B;岩石硬度差异大是导致山谷形状和大小的原因,不是山谷形成的原因,排除D。 11.【答案】A 【解析】由图可知,断层构造上面存在一侵蚀面,说明当时地壳处于上升状态,期间受到外力的强烈侵蚀作用,而后地壳下沉,接受沉积,因而断块山难以存在,森林植被对地形影响较小。排除B、C、D,故选A。 12.【答案】D 【解析】甲为低压系统(气旋),该地位于北半球,北半球气旋近地面的气流呈逆时针辐合,D正确。 13.【答案】D 【解析】甲地盛行偏东风,A错误。乙地受单一气团控制,天气晴朗,B错误。丙地受高压系统控制,天气晴朗,C错误。丁地位于冷锋锋后,风雨交加,D正确。 14.【答案】B 【解析】据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