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290401

第17课《短文两篇:爱莲说》课件(共18张PPT) 2025-2026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日期:2025-11-28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66次 大小:525748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七年级,语文,统编,学年,2025-2026,PPT
  • cover
(课件网) 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fán。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yū泥而不染,濯zhuó清涟lián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màn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xiè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yì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yī!菊之爱,陶后鲜xiǎn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请把注音标写在课本上,并在草稿纸上将所有标红的字抄写一遍,注意其偏旁部首。 请根据“谁/何时/何地/做/什么事”的句子结构,给每句话划分朗读节奏。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请根据“谁/何时/何地/做/什么事”的句子结构,给每句话划分朗读节奏。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爱莲说》朗读起来的感觉,与《陋室铭》有什么不一样? 《陋室铭》一韵到底,且以骈句为主,句式整齐,节奏分明,音韵和谐。 《爱莲说》不押韵,且以散句为主,句式长短不同,错落有致,富于变化。 请结合课下注释,逐字逐句把文章翻译成现代汉语,注意“之”和“者”。(方法:组词—串词成句—调整语序—增补成分)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水陆草木之花,可 爱 者 甚 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结构助 词,的 只 很 非常 从   水上、地上各种草木的花,可爱的很多。晋朝的陶渊明唯独喜爱菊花。自从唐朝以来,世人很喜欢牡丹。 …的花 多 值得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 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表转折,却,但是 蔓,枝,都是名词作动词 蔓:生藤蔓;枝,生枝茎 更加 耸立的样子 我 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沾染 我则唯独喜爱莲,莲从淤泥里生长出来却不受泥的沾染,经过清水洗涤却不显得妖艳;(它的柄)内部贯通,外部笔直,不横生藤蔓,不旁生枝茎,香气远闻更加清芬,笔直洁净地竖立在水中,可以从远处观赏,却不能靠近去玩弄啊。 洗 水波 艳丽 竖立 亲近而不庄重 句末语气词, 相当于“啊”“呀” 贯通 挺直 予 谓菊,花 之 隐逸 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 君子 者也。 噫!菊 之 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我 认为 “…,…者也。”,这是判断句的句式。 “者”“也”都是表判断,没有实际意思。 品德高尚的人 叹词,表示感慨,相当于“唉” 隐居 避世   我认为,菊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是花中的君子。唉!对于菊花的爱好,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对于莲的爱好,像我一样的人还有谁呢?对于牡丹的爱,应当人很多了。 少 应当 结构助 词,的 宾语前置的标志 听说,听见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