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西钦州市第十三中学2025年秋季学期高一年级年级第九周考试历史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姓名、考生号等个人信息填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一、单选题( 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宋仁宗为应对与西夏的战争,任命右宰相吕夷简兼管枢密院,同时晋升枢密使晏殊为宰相。此后,即便宋夏之间的战事逐渐平息,宋仁宗仍令枢密院:今后所有军国要务,须与中书共同商议决策,然后执行。这反映出宋代( ) A.崇文抑武方针得以适度地调整B.宰相事权增加利于提高行政效率 C.中枢机构权力分割削弱了君权D.边疆危机缓解提高了枢密院地位 2.图1和图2是两宋时期政治地理结构对比示意图,对图片中的变化解读正确的是( ) A.“守内虚外”政策强化B.基于维系偏安政权的考量C.经济发展影响行政区划 D.区域防御能力显著提升 3.北宋初期,蜀地接连发生多次变乱。宋太宗赋予益州知州先行后奏的“便宜行事”之权,形成了“不与天下州府同”的局面。此后,宋真宗又让益州知州兼任本路兵马钤辖,“掌握统治军旅训练、教阅,以督捕盗贼”。这些举措( ) A.改变了益州行政区划的层级 B.遵循了宋初制度改革的方向 C.有利于强化蜀地的社会治理 D.导致了四川藩镇势力的膨胀 4.王安石认为,当时社会冗官、冗兵导致冗费,“顾内则不能无以社稷为忧”,“外则不能无惧于夷狄(以武力威胁谋取岁币)”,因此“理财为方今先急”。材料表明王安石变法( ) A.有明确且强烈的问题意识B.以解决冗官的问题为核心C.注重从根本层面深化改革D.坚守富国强兵的改革目标 5.《宋史·职官志》载“节度使初授其帑抹兵杖诣兵部辞见,其后地望崇高而事权寝削”,《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赵普言“节镇权任今以恩礼羁縻,名器当慎惜”,《略论北宋节度使》亦指出“北宋节度使合班排名屡升,俸禄远胜普通职官,然非唐方镇之比”。这些记载表明北宋节度使制度的演变( ) A.延续唐代藩镇核心权力结构 B.形成了地位崇高与事权削弱的反差 C.造成边疆管控能力持续弱化 D.成为宋代财政危机的主要诱因之一 6.辽军大举南下,宋将崔翰率军至满城按照宋太宗所设阵图布阵迎敌,部将赵延进建议集中兵力合击辽军,崔翰犹豫不决,监军李继隆说“事有应变,安可预定,设获违诏之罪,请独当也”。于是崔翰乃敢改阵合兵,最终取得此次战争的胜利。这一史实( ) A.反映了王安石变法已经实现了富国强兵 B.利于了解宋初加强中央集权的影响 C.说明监军的设立有助于扩大将领的权力 D.表明宋军冗员众多导致战斗力低下 7.下图是某朝代中央政府机构示意图,据此判断该朝代是( ) A.汉朝 B.唐朝 C.宋朝 D.明朝 8.北宋王安石变法实行免役法后,时人对其评价褒贬不一。下表为司马光和苏轼关于免役法的言论。这些言论( ) 人物 言论 出处 司马光 比年以来,物价愈贱,而闾阎益困,所以然者,钱皆聚于官中,民间乏钱。 《温国文正公文集》 苏轼 免役之害,掊敛民财,十室九空,钱聚于上而下有钱荒之患。 《东坡奏议集》 A.免役法的认识具有客观性 B.科学分析了当时钱荒的原因 C.指出王安石变法存在不足 D.暗含了免役法出台的必要性 9.有宋一代抵制皇帝“内降”的记载常见于史籍。如仁宗时宰相杜衍,接到皇帝封赐某人的“内降”并不执行,累积到十份以上,一起交还给皇帝,反而得到仁宗的赞许。这说明了宋代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