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292255

第四单元 我们的家园-觉醒小卷 习题课件(共86张PPT)

日期:2025-11-28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69次 大小:79139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第四,单元,我们,家园,觉醒,小卷
  • cover
(课件网) 第四单元 觉醒小卷 满分:150分 建议用时: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2025广东惠州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随着短视频的兴起和普及,大众的视听感官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延伸,大众的审美形 态也趋向于影像化和即时化。以良好的美学表达策略来提升大众的审美评价,是中华优 秀传统文化短视频增强“出圈”能力的有效手段。其美学表达的内容主要包括日常随拍的 生活美学、精工匠意的劳动美学和东方韵味的服饰美学。 居民在家中窗前捕捉楼下的歌舞表演,市民在熙熙攘攘的菜市场记录游神活动…… 在抖音“出圈”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短视频中,有一半以上都是对真实民俗场景、日常传 统技艺练习的直观记录式呈现。此类短视频正在以充满现实主义的质朴气息,具有日常、 真实、感性、草根的生活化审美趣味,打破传统社会实践中审美的阶层化和区隔化,完 成新审美范式———生活美学的建构与表达,使得原本界限分明、阳春白雪的高雅艺术和 大众文化开始相融共生,彰显出这一时代特有的生活审美化和审美生活化的特征。受众 能从中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真实脉动和大众生活的温度,获得更纯粹、质朴的审 美体验。 在民俗文化、技艺传承的劳动中,劳动者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体力和智力,追求自 身在文化生活中的成就感。这种劳动不仅具有实用价值,更具有审美价值,它体现了人 类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创造。如在“出圈”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短视频中,通手老茧的篆 刻师一刀一刀完成作品、乡村集市上的皮影制作传承人现场选皮制皮和画稿镂刻……这 些诉诸多个特写镜头的劳动情节展现了劳动者在文化创作劳动中的自我愉悦和热爱之情, 建构了一种“劳动创造美”的审美价值。技艺高超、独具匠心的工艺制作过程,重塑了中 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劳动美学。这类短视频展现了古人的智慧和经验,强调了现代人对 于工匠精神的继承和发扬,让大众在观看时体验到个体生命力和民族创造力的美感。 而服饰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向受众传递着信息,蕴含着文化角色的暗示。在“出圈” 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短视频中,场景可以是任意而不加修饰的真实生活空间,拍摄可以 是随手而不必技巧化剪辑的记录,但是主体人物的服饰一般是具有鲜明东方特色的特别 搭配。 即使是在户外篮球场上随意表演一段武术,也要穿上象征习武之人的太极服;在家 里练习茶艺的年轻女孩,即使是以搞怪方式展现茶艺也仍然穿着古色古香的旗袍……中 华优秀传统文化短视频在日常化审美中仍然坚持着对人物服饰的讲究,以服饰实现特定 场景的构造与文化氛围的营造。服饰以最直接的方式和极具观赏性的价值传达语言符号 所不易传达的审美和情绪,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短视频中美学表达的载体。 (摘自廖秉宜、狄鹤仙《何以“出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短视频的叙事策略与美学表达》) 材料二: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扶持、农村基础设施的完善和个体怀旧情感的驱动下,各平台的 怀旧短视频应运而生,成为乡村记忆的传播载体,唤起人们对过去乡村的深情回忆。它 们是通过哪些方式构建起关于“乡村记忆”的丰富图景的? ①场景还原:勾画传统村落与乡村自然 怀旧短视频的生产过程中,场景的还原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创作者们通过精心挑选 和设计,将传统村落的风貌、乡村的自然景观以及季节变换等元素融入视频中,以此勾 画出一幅幅生动的乡村画卷。这些场景不仅仅是对乡村物理空间的再现,更是对乡村记 忆的一种情感寄托。乡村物理空间的再现分为两方面:一是传统村落的社会面貌,多通 过乡村的青瓦白墙或红砖毛坯、乡间小道、乡村小卖铺等场景进行展示; 二是乡村自然环境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