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292278

第14课 荷塘月色 习题课件(共22张PPT)

日期:2025-11-28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83次 大小:13669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14课,荷塘,月色,习题,课件,22张
  • cover
(课件网) 第七单元 自然情怀 *荷塘月色 题型觉醒 语言文字运用 建议用时:20分钟 一、(2024江苏南通质量监测改编)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11分)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辍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 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 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刹时传过 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婉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 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1.上述文段中有多个错别字,请找出三处并改正。(3分) 【答案】 “点辍”应为“点缀”,“刹时”应为“霎时”,“婉然”应为“宛然”。(每处1分) 【解析】 点缀:加以衬托或装饰,使原有事物更加美好。霎时:极短时间。宛然:仿佛。 2.文中画横线句运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通感又叫“移觉”,是将人的视觉、嗅觉、味觉、 触觉、听觉等不同感觉彼此挪移转换,使意象更为活泼、新奇的修辞手法。请以“琴声” 为对象,运用通感手法写一句描写琴声的话。(4分) 【答案】 示例 侧耳倾听,那悠扬的琴声如扑扇着灵动翅膀的蝴蝶在空中轻舞,又好像微 风过后湖面泛起的粼粼波光。 (4分) 【解析】 运用通感的修辞,要打通不同的感觉器官,比如“琴声”属于听觉,描写时就要借 助其他感觉如视觉、触觉、嗅觉等来表现听觉感受。注意借鉴画线句的描写技巧,如借 助比喻修辞完成通感,使语言形象生动。 3.请根据“荷”的意象,结合朱自清的人生经历,给朱自清写一段人物短评,不少于50个 字。(4分) 【答案】 示例 朱自清宁可饿死也不领美国的救济粮,始终保持着一个正直的爱国知识 分子的节操。他如莲般“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坚守自己清白的本色,体现了我们 中华民族的骨气,千古流芳。(4分) 【解析】 根据“荷”的意象给朱自清写人物短评,首先要明确“荷”的寓意和象征:荷花的 寓意为真、善、美,象征出淤泥而不染的人品,象征着与朋友之间深厚的友情,还象征着圣 洁。然后结合朱自清的人生经历,如他宁可饿死也不领美国的救济粮,他坚忍温雅、不 同流合污等,他坚守着知识分子正直的节操,是民族英雄,是民族的脊梁。写作时注意找 到“荷”与朱自清形象上的契合点,同时注意字数要求。 二、(2025陕西宝鸡联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5题。(9分) 漫步江西广昌街头,也不时有莲花元素的建筑映入眼帘。莲花广场、莲花大桥等已 成为广昌的城市名片。莲瓣、莲蓬、莲子状的异形大棚,外形如莲花绽放般的莲花科技 博览园,行政中心前的市民广场上的莲花雕刻,造型精美绝伦……可以说,莲文化已渗 透进广昌的每一个角落。与此同时,各种莲民俗文化风靡城乡,莲花灯会、莲神太子庙 会等活动活力勃发。酬莲神、祈福祉、庆丰收,各种各样的民俗活动将人们对莲的喜爱 演绎得淋漓尽致。一年一度的广昌莲花旅游文化节是传承莲文化的重头戏,如今已成功 举办十多届。每届莲花节均以“莲”为媒,莲民俗表演、莲工艺展示、莲花生态旅游等活 动精彩纷呈。 此外,广昌还把白莲的生产技艺与旅游有机结合,让游客亲身体验采莲、剥莲、通 芯、烘烤等农事活动,增添了莲花旅游的知识性与趣味性。历史悠久的传统民间技艺应 当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进行保护,广昌白莲生产技艺亦是如此。 近年来,广昌对莲文化资源的保护、挖掘和整理,古老的莲文化重焕生机,彰显了 莲文化繁荣发展,让绚丽多姿的莲文化在这片大地上熠熠生辉。 4.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