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292864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第四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第6讲铜金属材料金属冶炼(基础课)课件(共76张PPT)

日期:2025-11-05 科目:化学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62次 大小:522854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金属,高三,金属材料,76张,课件,基础课
  • cover
(课件网) 第6讲 铜 金属材料 金属冶炼(基础课) 【复习目标】  1.了解铜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性质、用途。 2.理解含铜重要化合物的制备原理及过程。 3.了解金属冶炼的原理和方法。 2Cu+O2+CO2+H2O===Cu2(OH)2CO3 2.与氧化性酸反应 (1)与浓硫酸共热: (2)与稀硝酸反应: (3)与浓硝酸反应: 3.与某些盐溶液反应 (1)与硝酸银溶液反应:Cu+2Ag+===2Ag+Cu2+。 (2)与FeCl3溶液反应: Cu+2Fe3+===2Fe2++Cu2+。 [微思考1] Cu与稀H2SO4不反应,但在通入O2的条件下,Cu可在稀H2SO4中逐渐溶解,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Cu+O2+2H2SO4===2CuSO4+2H2O 二、铜的化合物的性质 1.氧化物 (1)氧化铜(CuO):黑色难溶于水的固体,与酸反应,可以用H2、CO、Al还原出Cu。 (2)氧化亚铜(Cu2O):砖红色难溶于水的固体。 ①与酸(H+)反应为Cu2O+2H+===Cu+Cu2++H2O。 ②Cu2O遇到HNO3发生氧化反应生成Cu2+。 2.氢氧化铜 绿 [微思考2] 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CuO是黑色固体,与水反应生成Cu(OH)2(  ) (2)将铜片置于干燥的空气中,不易被腐蚀(  ) (3)CuSO4·5H2O失去结晶水属于物理变化(  ) (4)常温下Cu和浓H2SO4反应生成CuSO4(  ) (5)过量的铜与浓硝酸反应一定没有一氧化氮生成(  ) × √ × × × 关键能力 · 拓展教材 一、铜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1.某研究小组通过实验探究Cu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性质,下列操作正确且能达到目的的是(  ) A.将铜丝插入浓硫酸中加热,反应完后把水加入反应器中,观察硫酸铜溶液的颜色 B.常温下将铜丝伸入盛满氯气的集气瓶中,观察CuCl2的生成 C.将CuCl2溶液在蒸发皿中加热蒸干,得到无水CuCl2固体 D.将表面有铜绿的铜器放入稀盐酸中浸泡,除去铜绿 答案:D 解析:A项,应将反应后的液体倒入盛水的烧杯中,并不断搅拌;B项,应将铜丝在空气中加热到红热后伸入盛满氯气的集气瓶中;C项,CuCl2水解生成的盐酸易挥发,加热蒸干CuCl2溶液得不到无水CuCl2固体。 2.部分含铜物质的分类与相应化合价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推断不合理的是(  ) A.a可与硫单质反应生成f B.c可与水反应得到d C.可将葡萄糖与新制的d混合后加热制得b D.可存在a→c→e→a的循环转化关系 答案:B 二、涉及铜的化学工艺流程 3.(2024·九省联考广西卷)实验小组用过量FeCl3溶液处理覆铜板得到浸出液,并对其中的物质进行回收,流程如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浸出液呈中性 B.滤渣只有铜粉 C.用KSCN溶液检验是否“氧化”完全 D.溶液a回收后可用于处理覆铜板 答案:D 解析:从浸出液(主要含FeCl3、FeCl2、CuCl2)中进行物质回收,由流程可知,先加入过量的Fe,与氯化铁、氯化铜反应生成氯化亚铁、铜,滤渣中含Fe、Cu,加氯气氧化FeCl2产生FeCl3,据此分析解题。腐蚀废液含有Fe3+、Cu2+、Fe2+,水解使得溶液呈酸性,故A错误;据分析可知,滤渣中含Fe、Cu,故B错误;氯气氧化FeCl2产生FeCl3,因为FeCl3为产物,只要反应开始就能使KSCN溶液变红,无法检验是否氧化完全,故C错误;溶液a为FeCl3溶液,可用于处理覆铜板,故D正确。 4.氯化亚铜(CuCl)常用作有机合成工业中的催化剂,CuCl是一种白色粉末,微溶于水,不溶于乙醇,溶于浓盐酸,在潮湿空气中易水解和被氧化。某学习小组用工业废渣(主要成分为Cu2S和Fe2O3)制取氯化亚铜并同时生成电路板蚀刻液。其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固体A的成分为_____;为提高固体A在盐酸中的溶解速率,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 (写出一条即可)。 (2)向混合液中加入氧化铜的作用是_____; 用蚀刻液腐蚀铜制电路板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Fe2O3、CuO 将固体A粉碎(或升高温度或增大盐酸浓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