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296402

2.4《最后一片叶子》课件(共30张PPT)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

日期:2025-11-07 科目:语文 类型:课件 查看:23次 大小:2903977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最后一片叶子,课件,30张,PPT,中职,语文
  • cover
(课件网) 最 后 一 片 叶 子 欧·亨利 古往今来,不论哪个社会,哪个国家,英雄人物虽然不少,但更多的却是普普通通的小人物。他们的遭遇、思想感情和行为方式能更普遍、更真实地反映当时社会的现实状况。 今天我们就来解读美国杰出小说家欧·亨利在短篇小说《最后一片叶子》中塑造的小人物形象。 课前导入 学习目标 体会最后一片叶子在情节发展中所起的作用,了解小说情节结构的特点。 弄清人物主线次线的关系,领会主线对描写人物、表达主题的作用。 感悟小说的内涵———弘扬人性美。学习主人公贝尔曼先生“牺牲自我,成全他人”的精神。树立“爱”的信念,珍爱自己和他人的生命。 知 人 论 世 01 写作背景 欧·亨利,美国著名短篇小说家之一,与法国莫泊桑、俄国契诃夫并称“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 艺术上的最大风格是“小说的意外结局",出乎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被称为“欧·亨利式的结尾”。 其作品又以温情的笔触,幽默的情趣,描绘平凡小人物的艰辛生活,饱含对他们的同情,被称为“含泪的微笑”。 代表作:《警察与赞美诗》、《最后的一片叶子》、《麦琪的礼物》、《财神与爱神》、《二十年后》等。 本文发表于1902年。 19世纪80年代至20世纪初,随着美国的资本主义逐渐走向垄断,各种社会矛盾日益显露。 小说就表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世态人情,对社会底层的小人物进行了特别的关注,对小人物的心灵和命运进行了深刻的揭示,构成了小说独特的人文情怀。 写作背景 整 体 感 知 02 内容概括 开端 (1-11) 年轻画家琼希不幸被感染肺炎,生命垂危。引出下文的“常春藤叶”。 琼西脱离危险,贝尔曼病逝。揭示“常春藤叶”不落的谜底。 结局(51-55) 不落的“常春藤叶”使琼西重新燃起了生的欲望。 高潮(37-50) 琼西不听劝慰,望着“常春藤叶”等死。 发展(12-36) 时间 人物和情节 琼希(明线) 贝尔曼(暗线) 十一月 一天早晨 第二天早晨 (第三天) 天刚亮起来 第四天下午 病倒 病重 病危 病情好转 脱离危险 这天夜里,画常春藤叶 生病 被送到医院 在医院去世 常春藤叶是名物线索,串联着琼希和贝尔曼两个人物的活动(情节线索),展开了所有的情节,推动情节的关键正是这最后一片叶子。 时间线索与人物、情节的对应 合 作 探 究 03 揣摩人物形象的方法 人物 将典型人物置于典型环境中去理解。 重视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因为他们直接决定着人物的言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 通过人物间的关系分析人物性格。 通过人物的肖像、行动、语言、神情等方面分析人物。 1.琼希、休、贝尔曼,读完文章,你对这三个的初印象如何呢?哪个人物是你最喜欢的?有谁是你不喜欢的吗?请说出你的理由。 合作探究 2.细读文本,鉴赏三个人物形象,细读之后看看你的初步人物印象有没有需要修正的地方。 “她希望有一天能画那不勒斯海湾。” “等最后一片掉落下来,我也得去了。” “想死是一种罪孽,端些汤给我……” 有艺术理想 多愁善感 热爱生命 人物形象:琼希 穷困潦倒、相貌丑陋、酗酒成性、牢骚满腹、性格暴躁、郁郁不得志的老画家。 老贝尔曼是住在楼下底层的一个画家。 他年纪六十开外,有一把像米开朗其罗的摩西雕像上的胡子,从森林之神般的头上,沿着小魔鬼般的躯体,弯弯曲曲地垂落下来……充血的眼睛在流泪。 他挥舞画笔四十年,却未能靠近艺术女神,连她的裙边都没碰到。 他喝杜松子酒总是过量,依旧谈论着他未来的杰作。 人物形象:贝尔曼 他把自己看作随时待命的猎犬,专门保护楼上画室里两个年轻艺术家。 老贝尔曼咆哮道:"世上哪有这样的傻瓜,因为该死的藤上掉下几片叶子,就想着自己要死了。我可从来没有听说过。不行,我不想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