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296555

9.5《李凭箜篌引》课件(共32张PPT)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

日期:2025-11-28 科目:语文 类型:课件 查看:62次 大小:9936971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李凭箜篌引,课件,32张,PPT,中职,语文
  • cover
(课件网) 李 凭 箜 篌 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 李 贺 导入 唐潮朝的梨园,天子一日一回见,王侯将相立马迎”当时的巨星竿後演奏家李凭,梨园弟子,因善弹坐後,名噪一时,正在演奏,他精湛的技艺,受到听者的热情赞赏。其中有一位著名的诗人李贺,深受感染,写下《李凭箜篌引》,被人们传抄赞誉,流传至今。 鉴赏诗歌诡谲的想象和多种感官融合的手法。 了解李贺的生平、诗风和诗歌的创作背景。 把握诗歌正侧面描写声音的特点。 03 01 02 陶冶音乐情感,感受诗歌的独特意境。 04 学习目标 文化常识 文学常识 李贺(约791-约817年) 字长吉,祖籍陇西,生于福昌县昌谷,中唐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 虽家道没落,但李贺志向远大,勤奋苦学,博览群书。 作者简介 作者经历 21岁参加河南府试,被荐举进士,但遭人妒忌,因其父名晋肃的“晋”与进士之“进”同音,犯家讳,依据礼法惯例,应避讳不得参试。 18岁到洛阳以《雁门太守行》拜见韩愈,备受赞赏,遂声名远扬。 18 21 27 此后他一直痛苦抑郁,加上生来体弱多病,后经人推荐只做过3年奉礼郎,地位卑微,任期未满便告病辞官归昌谷,卒时仅27岁。 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他的诗喜欢运用奇特诡异的想象和夸张,立意新奇,用词瑰丽,意境扑朔迷离,形成“凄艳诡谲”的诗风,所以他本人亦被称为“诗鬼”,他的诗歌也被称为“鬼诗”。 诗歌风格 幽奇冷艳的诗境、奇特的造语、怪异的想象 ①大量使用“泣”、“啼”等字词使意象感情化。 李贺诗歌风格:凄艳诡谲 ②对物象色彩和情态的描绘和渲染: “红”:“冷红”、“老红”、“愁红”、“笑红” “绿”:“凝绿”、“寒绿”、“颓绿”、“静绿” ③独特的思维方式和精选的动词、形容词,来创造视觉、听觉、与味觉互通的艺术效果。 “恒从小奚奴,骑距驴,背一破锦囊,遇有所得,即书投囊中。及暮归 , 太夫人使婢女受囊出之,所见书多,辄曰:‘是儿要当呕出心乃已耳!’” ———李商隐《李贺小传》 他常常带着一个小书童,骑着弱驴,背着一个又古又破的锦帛制作的袋子,碰到有心得感受的,就写下来投入囊中。等到晚上回来,他的母亲让婢女拿过锦囊取出里面的诗稿,见所写的稿子很多,就说:“这个孩子要呕出心才罢休啊!” 呕心沥血 此诗大约作于元和六年,当时李贺在京城任奉礼郎。李凭是梨园弟子,因善弹箜篌,名噪一时,身价甚至超过了盛唐著名乐工李龟年。李凭的精湛技艺,受到诗人们的热情赞赏。 写作背景 箜篌 一种十分古老的弹弦乐器,最初称“坎侯”或“空侯”,在古代除宫廷雅乐使用外,民间也广泛流传,有卧箜篌、竖箜篌、凤首箜篌三种形制。 引 一种古代诗歌体裁,篇幅较长,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有五言、七言、杂言。 李凭箜篌引 解题 文化常识 初步感知 李凭箜篌引 唐 李贺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李 凭 箜 篌 引 诵读诗歌 在深秋的夜晚,弹奏起吴丝蜀桐制成精美的箜篌。 听到美妙的乐声,天空的白云凝聚起来不再飘游。 湘娥把泪珠洒满斑竹,九天素女也牵动满腔忧愁。 出现这种情况,是由于乐工李凭在京城弹奏箜篌。 乐声清脆动听得就像昆仑山美玉击碎,凤凰鸣叫。 时而像芙蓉在露水中饮泣,时而像香兰开怀欢笑。 清脆的乐声,融和了长安城十二门前的清冷光气。 二十三根弦丝高弹轻拨,打动了高高在上的天帝。 吴丝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