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297285

4《乡土中国》 整本书阅读课件(共29张PPT)中职语文高教版基础模块下册

日期:2025-11-09 科目:语文 类型:课件 查看:70次 大小:8720825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PPT,模块,基础,高教,语文,中职
  • cover
(课件网) 第四单元 整书阅读———《乡土中国》 全 面 展 现 乡 土 社 会 的 面 貌 和 内 在 精 神 气 质 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 一、导入新课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世界各国的文化相互交流、冲突、融合,我们不禁要问我们中国人的特点是什么。 让我们走近《乡土中国》,去了解中国的传统社会结构,探寻中国的乡土气息,更好地认识和理解当代中国。 【单元分析】 1 了解费孝通及其撰写《乡土中国》的背景,阅读掌握《乡土中国》一书的主要内容。 4 掌握作者从调查中提炼典型形象,形成概念的方法,了解作者怎样通过辨识、分析、比较、归纳,提出和研究问题,获得新的理论发现,甚至开拓新的研究领域; 3 研读全书,理清本书的逻辑结构,理解书中作者的主要观点以及本书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2 理解中国传统乡土社会的特征,掌握书中核心概念的含义; 作者介绍 费孝通(1910-2005) 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奠基人之一。 主要作品有《江村经济》《生育制度》《乡土中国》《禄村农田》《民族与社会》《从事社会学五十年》《边区开发与社会调査》等社会学经典著作,影响深远。 1948年,-出卷网-会学经典之作《乡土中国》。 作者介绍 他4岁进入母亲创办的蒙养院,开始接受正规教育。1928年入东吴大学(现苏州大学),读完两年医学预科,因受当时革命思想影响,决定不再学医,而学社会科学。1930年到北平入燕京大学社会学系,1933年毕业后,考入清华大学社会学及人类学系研究生,1935年通过毕业考试,并取得公费留学。 在出国前,偕同新婚妻子王同惠前往广西大瑶山进行调查,在调查时迷路,误踏虎阱,腰腿受伤,王同惠出外寻求支援,因失足而不幸溺水身亡。伤愈后,回家乡农村休养时,进行了一次社会调查。 作品简介 《乡土中国》是费孝通著述的一部分析中国乡村结构和特点的社会学著作。该书是由费孝通于20世纪40年代在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所讲“乡村社会学”课程内容辑录而成。 全书由14篇文章组成,涉及乡土社会人文环境、传统社会结构、权力分配、道德体系、法礼、血缘地缘等各方面。 在《乡土中国》中,作者用通俗、简洁的语言对中国的基层社会的主要特征进行了概述和分析,全面展现了中国基层社会的面貌。全书主要探讨了差序格局、男女有别、家族、血缘和地缘等。 阅读方法指导 《乡土中国》属于学术著作,阅读时与文学作品不同。 学术作品强调逻辑性、科学性、系统性。 阅读时要从理解书中的核心概念入手,把握基本观点,理清全书思路,领悟本书丰富的内涵,提升逻辑思维能力。 并尝试分析当前社会现象。 作者为什么要做这项研究? 使用别国教材做参考书“觉得不很惬意”,尝试着使用自己的材料讲。 过去曾在瑶山、江村、云南进行调查,有三村的调查材料。抗战后期,他还一度涉猎经济问题,在报刊发表有关经济的时评…… 作者想解决什么问题? 试图回答“作为中国基层社会的乡土社会究竟是个什么样的社会”。 作者提出了哪些基本概念? 提出了诸如“文字下乡”“礼俗社会”“差序格局”“男女有别”“无讼”“无为政治”“长老统治”等重要概念。 阅读方法指导 阅读时,首先,可以阅读重刊序言、后记,了解写作背景和写作目的。 其次,可以通过浏览目录,大体了解著作的基本内容和篇章结构。 最后,可以结合目录,跳读概览,快速浏览全书。 《乡土中国》14篇文章都有标题,标题和重刊序言、后记一起,构成了全书的阅读引线。 阅读方法指导 阅读《序》《记》,初识书人 1.《乡土中国》是一本 ? 的书。请用两三个短句概括其特点。 2. 从这本书的写作过程中,我看到了一个 ? 的费孝通先生。 阅读《重刊序言》和《后记》,完成下列阅读任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