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邯郸市涉县一中高二十月月考历史试卷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围:选择性必修1。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西周时期,受封诸侯需定期朝觐周天子,向周天子缴纳贡赋,并承担随从作战等义务。同时,诸侯在其封国内有权对卿大夫进行分封,卿大夫再对士进行分封。有学者指出,这种层级分封使得西周的统治呈现出“天下共主”下的“地方分权”特征。这一特征反映出西周分封制() A.隐含天子集权与诸侯分权的矛盾 B 根据血缘关系来分配政治权力 C.奠定了后世地方行政制度的基础 D.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2.下面是关于美国的两幅漫画。对此解读正确的是,美国() A.积极维护世界民主与平等 B.民主价值观具有虚伪性 C.资产阶级具有政治妥协性 D.成为全球和平的捍卫者 3.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根据地探索建立军政委员会制度,统一领导该地区的军事、政治和群众工作,其成员由上级党委指定,对上级党委负责。这一制度探索() A.彰显出党 领导与地方治理相结合 B.扩大了革命统一战线群众基础 C.创建了苏维埃政权的基层治理模式 D.解决了革命根据地分散性问题 4.下表是两晋时期参与中央决策的官员出身占比统计变化情况(单位:%)。这一变化表明 () 朝代 寒门 宗室及外戚 高门士族 西晋 32.9 19.1 48 东晋 14.2 7.4 78.4 A.西晋时期官员文化素质普遍较高 B.东晋时期高门士族垄断了中央决策 C.两晋时期社会阶层流动已经停滞 D.东晋政权的统治基础发生根本变革 5.19世纪初,英国首相利物浦勋爵在组阁时,将财政部秘书、海军部次官等关键职位全部授予本党支持者,即便部分任职者缺乏专业素养。同时,他明确表示“政府职位是政党胜利的果实,理应由获胜者分配”。这一现象表明,英国“政党分肥制”的本质是() A.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的转型 B.传统贵族与新兴贵族的斗争 C.资产阶级内部权力的再分配 D.政府权力与公共利益的妥协 6.下图为清朝顺治和康熙时期地方官进行乡约宣讲时援引律例的情况。这反映了该时期() A.国家重视对基层的控制 B.乡约具备法律效力 C.儒学权威已被严重削弱 D.社会秩序日益混乱 7.长期以来,英国传统的普通法奉行“遵循先例”的原则,衡平法奉行“遵循良心”的原则,二者常存分歧。1873年,英国通过《司法法》,合并普通法院与衡平法院,将管辖权统一至新设立的“最高法院”,所有法院适用统一的诉讼程序。英国的这一转变 () A.揭示出大陆法系与普通法系的渊源 B.确保了立法与司法的统一 C.表明内阁拥有凌驾法律之上的权力 D.顺应了工业社会发展需要 8.下表为部分唐朝诗歌节选。这可用于说明,唐朝() 诗歌 出处 瀚海百重波,阴山千里雪。迥戍危烽火,层峦引高节。悠悠卷旆旌,饮马出长城 李世民《饮马长城窟行》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王维《使至塞上》 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 陈陶《陇西行四首·其四》 疆理虽重海,车书本一家。盛勋归旧国,佳句在中华 温庭筠《送渤海王子归本国》 A.边疆与内地治理一体化 B.羁縻体制成效显著 C.因俗而治理念得到践行 D.民族政策务实灵活 9.1894年,《申报》发表《答客问高丽事》一文:“高丽为我朝藩属,不侵不叛二百余年,受我朝之敕封,奉我朝之正朔,堂皇冠冕,万国皆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