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299033

吉林油田高级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初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

日期:2025-11-07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56次 大小:2841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吉林,油田,高级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
  • cover
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初考试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 1.1986年长治市博物馆在潞州区小神村发现了一处文化遗址。根据出土遗物的特点,学者认为接近晋南陶寺类型的龙山文化特征,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应该是该遗址出土了( ) A.燧石石器 B.彩陶残片 C.黑陶 D.青铜器 2.秦朝完成统一后,采取了一系列巩固统治的措施:“收天下兵,聚之咸阳,销以为钟鐻,金人十二”“徙天下豪富于咸阳十二万户”“统一货币为圆形方孔半两钱”“以吏为师,以法为教”。这些措施的共同作用是( ) A.强化了儒家思想的教化功能 B.奠定了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基础 C.消除了地方割据的潜在隐患 D.推动了多元文化的融合与发展 3.汉代从维护皇帝集权、防止诸侯生乱出发,保留了秦代的郡县制;同时,吸取秦朝因取消封国失去藩屏而迅速覆亡的教训,恢复、改良了分封制,通过扩大封国数量、缩小封国规模、削弱封国实力的方法,使“国”实际上变成了“郡”。这体现出汉代( ) A.抛弃了秦朝制度的不利因素 B.采取了灵活务实的治理策略 C.调整了地方行政的管理层级 D.消除了分裂割据的制度基础 4.东汉《越绝书》记载:伍子胥在笞平王墓后留楚不去,却在见渔者之子后而还兵,因渔者往日曾搭救过他,作文者评论此事说“无往不复,何德不报”。东汉《吴越春秋》云:“尧崩,禹服三年之丧,如丧考妣,昼哭夜泣,气不属声。”这些事件( ) A.说明东汉文学的繁荣 B.凸显东汉以孝治国理念 C.渗透了儒家伦理观念 D.表明政府重视吴越发展 5.安徽淮南的武王墩大墓是迄今为止发现的规模最大的楚国墓葬。考古发现揭示,该墓葬以青铜鼎为核心,构成了九鼎八簋八簠(fǔ)、七鼎六豆六敦、三件镬(huò)鼎、三件箍口鼎的基础鼎制组合。这一组合与战国晚期楚国王陵的独特礼制相契合,反映了当时( ) A.宗法分封制的消亡及其后果 B.青铜冶炼技术得到一定发展 C.社会转型助推楚国礼制形成 D.礼乐制崩坏与权力结构重构 6.春秋战国时期,“用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刺绣文不如倚市门”的社会现实,使许多人开始“离制而背本”,打破了原来“四民不杂处”“不知迁业”“安其俗,乐其业”的状况。据此可知( ) A.重商政策推动社会阶层的流动 B.商业繁荣阻碍了农耕经济的发展 C.经济发展推动重商政策的实施 D.商品经济发展影响民众择业观念 7.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西北少数民族陆续入主中原,内迁……胡床、椅子,方凳、墩等高型坐具从少数民族地区传入中原,与中原家具相融合,使得部分地区出现了渐高型家具……人们的坐姿也变得比较随意,蜷腿坐,盘腿坐等大量出现。材料体现了魏晋南北朝时( ) A.南北实现统一 B.君主专制加强 C.民族间的交融 D.经济快速发展 8.魏晋南北朝时期,正史列传往往是由一个家族的人物为主,并配合家族内其他成员的附传组合而成,后来演变为许多家族为单位的专门传记,如《陈郡谢录》《琅琊王录》等。这反映了( ) A.士族势力的强大 B.史书体例的变化 C.道德伦理的强化 D.南北文化的交融 9.唐后期,河朔藩镇对中央政府的宣索要求做出积极回应,履行一定的进奉义务。进奉虽然会削弱自身的经济实力,但能获得中央的“官爵威命”。中央政府以此来体现其统治权利。从某种意义上讲,“宣索”和“进奉”( ) A.维系了唐朝统治 B.强化了朝贡体系 C.激化了社会矛盾 D.加剧了藩镇割据 10.赋役之法:每丁岁入租粟二石。调则随乡土所产,绫绢各二丈,布加五分之一。输绫绢者,兼调棉三两;输布者,麻三斤。凡丁,岁役二旬。若不役,则收其佣,每日三尺。材料所述赋役制度( ) A.分夏秋两季征收 B.一定程度上加重了百姓负担 C.有利于农业生产顺利开展 D.极大的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11.唐初,由中书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