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一单元 伟大的复兴 第2课 长征胜利万岁 大战中的插曲 题型觉醒 语言文字运用 建议用时:19分钟 (2025江西八校协作体联考改编)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18分) 栉风沐雨,浴血淬火。当年被迫长征的革命前辈可能也没有想到,他们那次“无与 伦比的史诗般远征”,会激荡成改变历史的滚滚洪流,标注为一个民族的精神坐标。 伟大的长征精神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红色基因和精神族谱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我们 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滋养,成为鼓舞和激励中国人民 不断攻坚克难、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动力。 习近平主席对弘扬伟大长征精神高度重视,指出伟大长征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 的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强调伟大长征精神是党和人民付出巨大代价,进行伟大斗争获 得的宝贵精神财富,要求我们世世代代都要牢记伟大长征精神、学习伟大长征精神、 ( 甲 ),使之成为我们党、我们国家、我们人民、我们军队、我们民族不断走向未来 的强大精神动力。 ①青山依旧,斜阳几度。②90年来,红军的背影渐行渐远,但他们的伟大精神永放 光芒;③90年来,长征的步伐从未止步,精神的伟力穿越时空,历久弥新。④每一代人 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⑤我们的事业无论走到了哪一 步,都要大力弘扬伟大长征精神,在新的长征路上继续奋勇前进。 大力弘扬伟大长征精神,是因为它不仅不会过时,( 乙 )。长征,是“把一只脚 放在另一只脚前面”,坚定不移走出来的英雄史诗。如果说,90年前的那次远征,是精 神的壮歌、信仰的迸发、价值的磨砺,那么,今天行进在新长征路上的共产党人和革命 军人,更需要精神的支撑、信仰的坚守、价值的导航,更需要以长征精神凝聚信念信仰、 守护不变初心。 新长征路上,我们仍有许多“雪山”需要跨越,还有许多“娄山关”“腊子口”需要征服, 更加需要砥砺“风雨侵衣骨更硬”的顽强意志,激发“快马加鞭未下鞍”的奋进勇气。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连用“改变历史的滚滚洪流”“一个民族的精神坐标”两个喻体比喻长 征。请以“长征”为本体,再仿写一个句子,要求语意完整,使用两个贴切的暗喻,表达 准确、流畅。(3分) 【答案】 示例长征熔铸成斩断困难险阻的利剑,树立起引领中华民族走向独立自强的 旗帜。(3分) 【解析】 题目有两个要求: (1)要求以“长征”为本体,写一个句子,使用两个暗喻;(2)仿写。 暗喻:首先,我们需要找到两个与“长征”相关的喻体,来形象地表达长征的意义。如强 调长征在克服重重困难中的强大作用,可将长征比作“斩断困难险阻的利剑”;强调长征 在精神上对中华民族的指引作用,可将长征比作“引领中华民族走向独立自强的旗帜”。 暗喻句中的喻词比较隐晦或不出现,如例句中的喻词就是“成”“为”,我们也可采用这样 的词语作为喻词。 仿写:例句“激荡成改变历史的滚滚洪流,标注为一个民族的精神坐标”由两个动宾结构 的句子构成,所以仿写句也要用这个句式,找到与喻体对应的动词即可。 知识链接 暗喻 “暗喻”又称为“隐喻”,是一种不太明显的比喻。本体和喻体都出现在句中,它们之 间在形式上是相合的关系,只是喻词和明喻不同,喻词常由是、就是、成了、成为、变 成等表判断的词语来充当,也有用破折号来代替喻词的。如:①她是夜明珠,暗夜里, 放射出灿烂的光芒。(雷抒雁《小草在歌唱》)②霎时间,东西长安街成了喧腾的大海。 (袁鹰《十月长安街》)③我爱北京———祖国的心脏。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排比的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 (4分) 【答案】 ①四个“成为……”,结构相似,句式相同,构成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