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304500

【新教材】人音版(简谱)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草原牧歌——《鸿雁》《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 课件(共16张PPT)

日期:2025-11-16 科目:音乐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79次 大小:3641355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牧歌,16张,课件,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鸿雁,单元
  • cover
(课件网) 下面两首歌曲属于蒙古族音乐体裁中的长调还是短调?(回顾体裁特点) 检 测 回 顾 《八面松布尔山》 《嘎达梅林》 长调 短调 节奏自由,旋律舒展、辽阔,句尾悠长,一般由两个乐句构成,多为民俗性歌曲。200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列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长调 节奏整齐,旋律优美、抒情,结构工整,多为叙事性歌曲。一些宴歌、婚礼歌等也属于短调体裁。 短调 鸿雁 人民音乐-出卷网-七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 草原牧歌 听音乐,并给你最思念的人或事写一句话,并说一说背后的故事。 马头琴是蒙古民间拉弦乐器。蒙古语称“潮尔”,是一种两弦的弦乐器,有梯形的琴身和雕刻成马头形状的琴柄,为蒙古族人民喜爱的乐器。相传有一牧人为怀念小马,取其腿骨为柱,头骨为筒,尾毛为弓弦,制成二弦琴,并按小马的模样雕刻了一个马头装在琴柄的顶部,因此得名。 马 头 琴 初听歌曲 1.感受歌曲的速度、情绪。 2.结合蒙古族的地域特点和生活方式,例如:从鸿雁的习性、古诗词中的表达,思考:为什么歌词中会用“鸿雁北归还,带上我的思念”呢? 中速 抒情悠扬的 鸿雁是一种候鸟,大型水禽,又名大雁、黑嘴雁。在中国主要繁殖于黑龙江省、吉林省和内蒙古自治区;越冬在长江中下游和山东、江苏、福建、广东等沿海省份,偶见于台湾省。主要栖息于宽阔草原的湖泊、河流、沼泽及其近岸草地中,特别是水生植物茂密的地区。 鸿 雁 《鸿雁》是一首渊远流长的内蒙古乌拉特民歌,曾作为热播剧《东归英雄传》的主题曲。属于游牧民族的经典创作,歌中有乡愁,有成长,家乡成了每个人心底最柔软最美好的缱绻。《鸿雁》让世界听见中国民族的音乐之美。 歌 曲 介 绍 复听歌曲 1.歌曲哪些地方起伏较大? 2.出现了哪些装饰音? 大跳音程 前倚音 学唱歌曲 1.轻声跟唱,熟悉旋律,体会游牧民族的思念之情。 2.视唱旋律,排列音阶,判断调式。 3.完整演唱歌曲。 中国五声羽调式 请四个组,每组认领1句歌词,结合实践与创造第一题中蒙古族舞蹈动作,创编与歌词意境相吻合的舞蹈,并进行展示。 父 亲 的 草 原 母 亲 的 河 人民音乐-出卷网-七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 草原牧歌 蒙古族,全名穆伦·席连勃,中国当代画家、诗人、散文家。 席慕蓉从小生活在台湾,46岁以前从未见过自己的家乡,只有从父母口中得知到模糊的草原印象,她十分向往这片辽阔的土地。当她踏上这片土地时,脑中模糊的画面清晰展现在眼前,藏了40多年的乡愁如火种般燃烧起来。 思考:如果你是席慕蓉,站在草原上看着风景思念家人,你会如何展现歌词的意境悠远、旋律的荡气回肠呢?(音乐要素体现) 席慕蓉 初听歌曲 1.感受歌曲的速度、情绪、歌词内容。 2.尝试判断调式。 中国七声徵调式 慢速,节奏自由、旋律开阔悠长,延绵起伏,传达着对家乡的爱与祝福。 蒙古族音乐特点 1.调式:中国民族五声/七声调式 2.旋法:抛物线(游牧民族抒情的展现) 多跳进(蒙古族人民性格彪悍) 音域跨度大(草原地域开阔) 句尾悠长(向往稳健的生活) 思念 速度: 音色: 调式: 歌词: 表达 的方法? 慢速/中速 深沉浑厚、丰满结实 羽调式为主(柔婉、哀伤) 借物抒情(草原、河)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