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304942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部分学校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含答案)

日期:2025-11-07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73次 大小:15059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新疆维吾尔,期中,答案,试卷,历史,联考
  • cover
高二历史试卷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选择性必修1前四单元。 一、选择题:本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西周时期,中央政府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下列材料最能佐证这一结论的是() A.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 B.(诸侯)封疆之内,社稷宗庙,百官具,有司存,群卿大夫皆世官 C.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D.(武王)褒封神农之后于焦......封尚父于营丘,日齐 2.据记载,有一位斯巴达母亲安葬她儿子的时候说,她儿子为斯巴达而死,正是她希望的那样,她很幸福。另外一个妇女一边将盾牌交给儿子,一边告诉他,回来的时候要么拿着盾牌,要么被用盾牌抬着(意为战死沙场)。这些母亲的言行反映出斯巴达() A.民主政治在军事行动中占据主导 B.城邦重视公民的军事训练 C.母亲对儿子的教育缺乏人文关怀 D.公民具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 3.法国在1789年至1815年短短的20多年间,先后采用过四种不同的政府形式:一院制的君主立宪体制、人民共和制、两院制的共和制和波拿巴的军事独裁僭主体制。这一现象反映出当时法国() A.政治转型比较艰辛 B.封建势力的异常强大 C.多元利益不可协调 D.尚不具备代议制条件 4.1912年1月3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参议院通过《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法》,确立了总统制。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职务以后,参议院于3月8日议决通过《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将总统制改为责任内阁制。这一变化意在() A.完善民主共和制度的运作机制 B.防止袁世凯推行独裁统治 C.提升内阁在国家治理中的地位 D.消除孙中山的政治影响力 5.1940年秋冬,晋察冀根据地大力推进民主选举,基层村民直接选举的民主形式得到群众热烈拥护。当时参加区选的选民占全体选民的80%以上;中心区的平山、阜平等县选民参加选举的比例达到98%;此前处于社会底层、饱受压迫的妇女,也首次获得与男子平等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这一现象主要说明() A.中国妇女首次在法律层面上获得民主权利 B.晋察冀根据地已建成完善的民主制度 C.敌后抗日根据地民主建设具有广泛群众性 D.抗战时期全国基层民主政治发展迅速 6.下图所示为商鞅变法的一项改革举措。这一举措 () A.为郡县制普及扫清了障碍 B.加速了全国一体化进程 C.缘于秦国确立土地私有制 D.推动了社会阶层的流动 7.戊戌变法时,维新派主张裁汰旧军队、训练新式海陆军。清末新政时期,清政府令各省汰除绿营,精选若干营,将其分为常备、续备、巡警等军,一律操习新式枪炮,编练“常备军”。这两次改革() A.对西学态度明显不同 B.主动顺应时代潮流 C.有利于中国社会转型 D.旨在镇压民主革命 8.有学者对两晋南北朝的4137位文官的出身进行了统计,并把这些文官分为士族、小姓、寒素三类(见下表)。这可用于说明,两晋南北朝() 阶层类别 占比 特点 士族 约60%-70% 家世显赫,世代为官,掌握政治主导权 小姓 约20% 地方豪族或新兴家族,有一定上升空间 寒素 不足10% 出身低微,入仕困难,政治影响力有限 A.社会阶层的流动性有限 B.庶族地主的地位明显提升 C.九品中正制度走向瓦解 D.孝文帝改革打破士族专权 9.唐代尚书省考功司负责官员考核,以“四善二十七最”为依据。“四善”即德义有闻、清慎明著、公平可称、恪勤匪懈。“二十七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