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4.2《荷塘月色》练习 一、语言文字运用 1.下列对《荷塘月色》中“荷塘景致”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描写了荷叶、荷花、荷香、荷波等景物,构建了立体的荷塘画面 B.“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用比喻突出荷叶的舒展与优美 C.文中荷花仅以“白色”呈现,单调乏味,缺乏色彩变化 D.“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用通感将嗅觉与听觉结合 2.下列对《荷塘月色》中“情感表达”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仅对荷塘月色进行客观描写,未融入个人情感 B.文中“淡淡的忧愁”与“淡淡的喜悦”交织,形成含蓄的情感基调 C.作者对现实生活充满热爱,情感基调积极明快 D.文章结尾对江南采莲旧事的回忆,表达了对江南的厌恶之情 3.下列对《荷塘月色》中“写作手法”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量运用比喻、拟人、通感等修辞,增强语言的生动性与感染力 B.以空间为线索,从“路上”到“荷塘边”再到“回家”,脉络清晰 C.详写荷塘月色,略写周围环境,重点突出,详略得当 D.仅通过正面描写展现荷塘之美,未运用侧面烘托手法 4.下列对《荷塘月色》中“意境营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通过“月色、荷塘、树影”等景物,营造出“宁静、清幽”的意境 B.“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用“泻”字凸显月光的柔和与静谧 C.意境的营造仅依赖景物描写,与情感表达无关 D.树影的“斑驳”与月色的“皎洁”相互映衬,丰富了意境的层次感 5.下列对《荷塘月色》中“江南采莲旧事”描写作用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突出江南采莲活动的热闹,表达对江南生活的向往 B.反衬荷塘月色的宁静,表达对现实生活的不满 C.说明江南采莲旧事枯燥乏味,无欣赏价值 D.仅为增加文章篇幅,与主题无关 6.下列对《荷塘月色》现实意义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启示读者学会在自然中寻找心灵慰藉,缓解生活压力 B.引导人们注重语言表达的艺术,增强写作的感染力 C.提醒人们忽视个人情感,仅关注自然景物的外在美 D.传递“热爱自然、感悟生活”的理念,培养审美感知能力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材料(节选《荷塘月色》) ,回答问题。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月亮渐渐地升高了,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 沿着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路的一旁,是些杨柳,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树。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 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