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307948

福建省福宁古五校教学联合体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PDF版,含答案).zip

日期:2025-11-07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76次 大小:184442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福建省,考试,答案,PDF,试题,历史
    福宁古五校教学联合体2025一2026学年第一学期高三期中质量监测 历 史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 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 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抗日战争前)。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 最符合题目要求。) 1.周成王封叔度于唐,后改国名为晋,晋国公室数百年与姬、戎等通婚,共奉唐叔度为祖先。齐、 燕、楚、秦等国亦分别融合东夷、北狄、南蛮、西戎,形成多族群“文化熔炉”。这表明分封制 A.消除了族群间身份界限 B.推动了国家政治统一的过程 C.为华夏认同奠定了基础 D.加深了边疆民族封建化程度 2.表1所示为《睡虎地秦墓竹简》中具体事项行文时限表(部分),这反映秦朝 表1 原文 行文事由 上报截止时间 出处 都官输太内,内受买(卖)之,尽 处理国有金属器物 七月 《金布律》 七月而瘠(毕) 雨为湖(澍),及诱(秀)粟…尽 庄稼生长情况 八月 《田律》 八月之 稻后禾孰(熟)…到十月牒 农作物产量收成 十月 《仓律》 书数 A.实行严刑峻法维系统治 B.用法律保障行政管理效率 C.逐步完善地方治理体系 D.推行严格的重农抑商政策 3.492年,孝文帝“开建五等”整顿前位,用北魏皇族直系血缘联系取代鲜卑氏族血缘联系。496 年,孝文帝改鲜卑姓为汉姓,次年规定改姓后的穆、陆、贺、刘等“勋臣八姓”与范阳卢氏,清河 崔氏等“四姓”同尊纳入“士流”。由此可知,孝文帝的姓氏改革 A.借鉴了汉人政权的门阀制度 B.消解了鲜卑民族的风俗习惯 C.缓解了北魏政权的阶级矛盾 D.奠定了隋唐民族交融的基础 【高三历史第1页(共6页)】 4.唐德宗贞元年间(785一805年),湖州刺史陆长源发现“编户之民,多依附豪室,不充税役”;宪 宗元和年间(806一820年),江西观察使韦丹整顿户籍,“得隐匿户万七千”;敬宗宝历年间 (825一827年),宣州“富室多占田而少纳税,贫者无田而仍输重赋”。这些现象折射出 A.均田制度瓦解引发兼并 B.两税法实施后治理困境 C.藩镇割据削弱中央集权 D.商品经济冲击赋役制度 5.金章宗时期(1189一1208年)推行“通检推排”,重新核定全国土地、财产以均平赋役,但女真 猛安谋克户仍享免赋特权;泰和元年(1201年)颁行《泰和律》,形式上承袭唐律,却保留“决杖 赎刑”等女真旧法。这最能说明反映金朝中后期 A.制度改革旨在调和民族矛盾 B.华夏正统观深刻影响制度构建 C.国家治理中存在冲突与妥协 D.汉化政策加速武力根基的瓦解 6.元代,船商、海商成为从事海外贸易的主要群体,经营海外贸易的代表性家族有沙不丁、澉浦 杨氏、泉州蒲氏等。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制定的“市舶则法二十三条”,涉及船商、海商的 条款占绝大多数。这体现了 A.统治者对海外贸易严格限制 B.外贸收入是政府的重要财源 C私人海外贸易有了较快发展 D.朝贡贸易是海外贸易的主流 7.明代沿海地区有七大防区,大规模海防所城建设逐渐形成布局框架。图1为明代各防区海防 所城总量示意图。这种海防布局反映出 千户所城数量 40 30 20 10 0 辽东山东 北直隶南直隶浙江福建广东 注:北直隶约为今京津冀地区:南直隶约为今苏、皖、沪地区。 图1 A.东南地区海疆形势严峻 B.政府放松对海外贸易的限制 C.政府海防意识开始增强 D.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高三历史第2页(共6页)】福宁古五校教学联合体2025一2026学年第一学期高三期中质量监测 历史参考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