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中语文课件、教案、试卷中心
用户登录
资料
搜索
ID: 24308486
2.1《立在地球边上放号》课件(共20张PPT)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日期:2025-11-07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83次
大小:1068220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张
2025-2026
,
必修
,
语文
,
高中
,
统编
,
学年
(
课件网
) 旧体诗是中国现代文学术语,也称旧体诗词或简称旧诗。是五四文学革命兴起之后,对中国传统的格律极严的诗体,包括五七言绝句、五七言律诗等多种体式的一种通称。 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旧体诗曾经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但是到了近代,旧体诗的创作逐渐走向了僵化。古典诗歌所运用的词汇与现代口语严重脱节,它在形式上的种种严格限制,对于表达不断变化而日益复杂的社会生活,对于表现人们真实的思想情感造成了极大的束缚。因此,新诗革命也就成了新文化运动最先开始,也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1917 年2月1日,《新青年》刊载了胡适的 8 首白话诗,这是中国第一次发表白话诗。 1918 年 1 月 15 日,《新青年》第四卷第1号发表了胡适、沈尹默、刘半农三位青年作者的九首新诗,被称为现代新诗的第一次出现,被定格为中国诗史上的一座里程碑,新诗从此诞生了。随着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兴起,突破旧诗格律形式,以白话自由表达情思的新体诗逐渐风靡于文坛。 郭沫若:1892年11月16日—1978年6月12日 原名郭开贞,字鼎堂。中国现代著名诗人、学者、文学家,历史学家。 生于四川乐山,幼年入家塾读书,1906年入嘉定高等学堂学习,开始接受民主思想。1914年春赴日本留学,先学医,后从文。 留学时期郭沫若接触了泰戈尔、歌德、莎士比亚、惠特曼等外国作家的作品。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他投身于新文化运动,写出了《凤凰涅磐》、《炉中煤》等诗篇。这一时期的代表作诗集《女神》摆脱了中国传统诗歌的束缚,充分反映了“五四”时代精神,在中国文学史上开一代诗风,是当代最优秀的革命浪漫主义诗作。 写作背景:1919年,郭沫若受五四运动和十月革命的冲击,决然从日本渡海回国。当他置身于日本横滨的海岸,面对浩渺无边的大海,那惊天的激浪和着时代的洪流一起撞击着他的胸怀。于是,在诗人的笔下出现了一幅雄奇壮伟、流动奔突的画面。所以诗人写下了这首对于力的赞歌,正是那种向旧世界、旧文化、旧传统猛烈抨击的时代精神的象征。 1921 年,郭沫若的诗集《女神》出版,一问世就以其彻底的反叛革命精神,崭新的浪漫主义审美意识,恢弘的诗歌创造才能,开一代诗风,奠定了《女神》及郭沫若在中国现代诗歌史上的地位,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成熟的新诗集。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诗《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就是《女神》当中富有代表性的一首诗歌。让我们一起来感受新诗的魅力,探寻诗歌当中青春力量之源吧。 题目《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的“号”怎么读?为什么? ①放号(háo)。“立在地球边上放号”是一个祈使句,“立”是一个动词,“在地球边上”点明地点,“放号”是欢呼、呼喊、呐喊、赞歌。“立在地球边上放号”表面意思是站在地球的边上欢呼,直接发出呼唤。 ②结合本诗背景,1919年九、十月间郭沫若从日本回国,当轮船行驶在日本横滨海面时,面对波涛汹涌的大海,诗人写下这首对于力的赞歌,是对旧世界、旧文化、旧传统猛烈冲击的时代精神的象征。 题目《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的“号”怎么读?为什么? 另一种说法:读作放号(hào)。 “立”是一个动词,“在地球边上”点明地点,“放号”的意思是“吹响号角”。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的字面意思是站在地球的边上吹响号角,直接发出呼唤。 1、朗读诗歌,这首诗给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请用简短的词语概括。 宏伟、强力、壮丽、炽热 2.诗歌中有哪些意象?这些意象都有哪些特点? 白云:无数,在空中怒涌 白云、北冰洋、太平洋、洪涛、力 北冰洋:壮丽、晴景 太平洋:无限、把地球推倒 2.诗歌中有哪些意象?这些意象都有哪些特点? 洪涛:滚滚 力:不断的毁坏,不断的创造,不断的努力 力的绘画,力的舞蹈,力的音乐,力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
立即下载
免费下载
(校网通专属)
登录下载Word版课件
同类资源
吉林省吉林市吉化第三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图片版,无答案)(2025-11-05)
古诗词诵读《燕歌行 并序》课件(共17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2025-11-04)
第八单元 语言家园 觉醒小卷 习题课件(共86张PPT)(2025-11-05)
古诗词诵读《燕歌行并序》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2025-11-04)
古诗词诵读《燕歌行并序》任务式课件(共35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2025-11-04)
上传课件兼职赚钱